2025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校际联合考试(一模),高中\高三\山东省\2024-2025下\山东省日照市\地理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D 2A 3B 4A 5.C 6A 7.B8.A9.C 10.D 11.D12.B 13.C14.C15.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共12分. (1)吸引人才和企业集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工业附加值高,促进 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6分) (2)上海市机器人产业链更完善:上海高校、科研院所多,人才富足,科技水平高:上海 拥有发达的信息网络。(6分) 17.共16分. (1)2.2亿年前,海洋中物质沉积形成石灰岩,覆盖在变质岩上;后期随着板块挤压,该 地区隆起拍升形成陆地:石灰岩逐渐被流水溶蚀,形成喀斯特地貌:难以被水溶蚀的变质岩 出露,形成孤岛。(8分) (2)与周边地区相比,变质岩难以溶蚀,形成高大山地,抬升水汽,降水丰富;岩石坚硬, 下渗少,地表水源充足;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明显,自然带丰富:高山峡谷,成为气候变化时 期物种的避难场所:地形陡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8分) 18.共13分 (1)固定作用:从大气中吸收养分及水分。(答对一项得1分,全部正确得3分) (2)火山岩分布广,矿物养分丰富: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适合石斜生长:石解价格高, 经济效益好。(6分) (3)生态: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环境修复等:社会: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提升 乡村知名度等。(每条2分,必须涉及到生态与社会两个方面,共4分) 19.共14分. (1)从上向下风化壳化学风化作用变弱,分解、释放的稀土元素依次减少(2分):上层淋 溶作用作用强,稀土元素随地下水下渗迁移,并在风化壳中部富集,稀土含量自上层向中部 逐渐增加(3分):中部以下,接受表层稀土元素迁移逐渐减弱,加之化学风化作用减弱, 含量逐渐减少(3分)。(特点2分,原因6分) (2)山顶水热条件差,化学风化作用弱,释放稀土元素数量少:山顶海拔高,流水侵蚀用 重力作用导致地表风化产物易流失;山谷有河流发有,源水侵蚀、搬运作用强,风化产物少。 (6分) 课件、试卷下载 三零论坛(30论坛 www.30Lt.com 1961~2020年,青藏高原增温达0.35℃/10年,是全球气候变暖餐强烈的地区之一。 布加岗日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唐古拉山脉东段,属半湿润高原季风区。下图示意 布加岗日地区1988~2013年不同坡向冰川分布及变化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 28 NW NE 15 NW NE 10 14 1988年 21 …1994年 2 --1999年 SW 2006年 2013年 …变化率 8。该时期,此地冰川退缩面积最大的是 A,东北坡 B.东南坡 C.东坡 D.西坡 9。与北向相比,影响南向冰川退缩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①气温 ②降水 ③地形 ④光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东京都市图由东京及周边的东京都、琦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等地区组成。下图示 意东京都市图产业发展演变历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以港口为依托 传统产业的 机械与电子 全球产业链 的经济增长 转型和转移 产业兴盛 的调整优化 产业有尚向港口常规, 制造亚向内陆扩数,金业研完所逢李 汽车、电子产品等植过 形成环湾区高度暴中 向肉陆地区特移。形成新的区城产业 产业年先是向海外,建 的产业布局 分工协作格局 之生产益地为产业: 10。东京都市圈的产业转移使 ①东京就业压力得到缓解 ②内陆产业升级时间缩短 ③东京产业布局更加集中 ④内陆科研水平得到提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全球产业链调整优化对东京都市圈影响最大的是 A.城市数量 B.人口数量 C.地域范围 D.辐射范固 2024年11月14日,中国和种鲁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钱凯港开港,将促进中国 全球贸易,带动拉美地区一体化建设。钱凯港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约80千米,属天 深水良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慌线地口 南国夜 12.上海港与钱凯港之间的往返航线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盛行风向 B.洋流流向 C.地球形状 D.航行季节 13.该航线开通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产业是 A.旅游业 B.金融业 C.制造业 D.信息产业 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现代技术研究太阳视运动,下表为该小组查询的我国两个省会城 市二至日日出时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地点 夏至日日出 冬至日日出 M 542 7:03 N 3:44 7:12 14.M市位于N市的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 15.阳光照进当地正南向窗户的时长 A,冬至日M=N B.夏至日M<N C.夏至日M>N D.冬至日M<N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