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卷,2024年江苏省高考真题,解析版、原卷版,(word文件)(PDF文件)高考地理、江苏高考、地理真题真刷。
2024年江苏卷选考地理试题 2024江苏高考地理 答案 【选择题】 1.A(最能代表喀斯特地貌特征的是山脉格局,水系农田分布) 2.C(该喀斯特地貌处于哪个阶段石芽石林峰林残丘) 3.D(该日为2月1日3月1日4月1日5月1日) 4.C(此时北京时间为10:00 14:00 18:00 22:00) 5.A(6个小时后图为:四个晨昏卫星图标记纽约位置纽约为白天,晨昏线大概在太平洋中心位置) 6.C(20时干线为何西移风向转变(山谷风叠加)) 7.C(夜间,干线引起的对流运动会加强) 8.D(该堆积体说法正确的是颗粒物大小杂乱不一(天坑崩塌)明显层理结构形状规整分选性较好) 9.B(坑底的生物独特性好,研究价值高,原因是地形封闭) 10.A(巴尔喀什湖西部城市分布多于东部原因为盐度差异水体容量水体面) 11.D(甘奎位于伊犁河入湖口,可能发展的是灌溉农业畜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12.B(该流域最有可能鼓励发展的是生态旅游业冶金开采盐矿) 13.C(泛美公路修建时期,达连隘口没有联通的主要自然原因东西临海,风暴潮严重板块交界处地质灾害严重雨林广布,地势起伏大) 14.C(今天达连隘口为什么还没有贯通地缘政治) 15.B(农业时代该区域发展的类型是生态农业集聚农业规模农业) 16.D?(为什么把古茶树变为现代茶园:生产加工不便交通运输不便?成本高?) 17.B(未来的发展中国,最担心的问题是:生活方式的传承基础设施不完善) 18.C(条田与河流往往垂直分布的原因共享河道) 19.B(甲地条田与河流平行的原因河道变迁 牛轭湖) 20.A(郊区城镇化阶段:郊区人口流入数量高于核心区) 21.C(再城市化阶段:主城区人口得到恢复) 22.A(经历了城镇化四个阶段后:社会流动性增强) 【综合题】(56分) 23.(18分)位于波罗的海和北海联通的卡特加特海峡的莱斯岛岛屿面积狭小,长久以来开发地下卤水制盐,海草漂浮过来替代了易腐易燃的木材,民居由木屋演变为海草房 图示莱斯岛的位置图,海草房放大显示 图示该地区的地质图上标记为砂土下标记为黏土中间有地下卤水层有高盐度水流向指下蒸发、植物蒸腾指上海水陆地方向卤水井 1. 莱斯岛的盐度为什么低于北海(4分) 淡水汇入海区封闭。 2.分析该地区地下卤水的地质条件。(4分) 上砂土有利于海水入侵,卤水下渗;下黏土有利于阻断下渗,形成卤水层。 3. 分析地下卤水的形成过程(4分) 海水入侵增加卤水来源;水分受蒸发植物蒸腾,盐度升高;卤水下渗经过砂土过滤,堆积在黏土层上,形成卤水层。 4.从制盐方式和海草特点分析该地区民居从木屋演变为海草房的原因。(6分) 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降水多,木材易腐,海草不易腐;制盐在高温条件下,木材易燃,海草不易燃;岛屿面积狭小,木材资源少,海峡处,海草漂浮量大,便于取材。 24. (20分)材料一安徽实施了引江济淮工程。图示江苏和安徽简图,图例有山脉、河流、京杭大运河、主要城市、主要大的湖泊,途中文字有江水北送,沟通江淮,引江济巢。 材料二 2019 年国家印发长三角一体化……文件,都市圈概念 1.江苏有三大分区,安徽也有三大分区,请指出划分的自然界限。(4分) 长江、淮河 2.与安徽相比,江苏内部差异小,请通过图示信息解释原因。(4分) 安徽多山地,江苏多平原:安徽水系多以东西方向为主,江苏水网密布,南北有京杭大运河贯通。 3.请解释该工程中北送、济巢,沟通的功能。(6分) 跨流域调水,增加华北地区农业、工业水源供给;济巢:调节水量平衡,缓解巢湖流域水量不足,改善水环境。沟通:完善水运交通网,促进航运发展。 4.请说出跨省建设都市圈对江苏和安徽协同发展的意义。(6分) 把安徽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就业;通过产业分工协作促进江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产业布局,实现城市功能互补,避免同质化竞争。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加快经济要素流动。 25.(18分)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为情景,过去的三千年中,第一个1000年,气候温暖湿润,主要呈现东西方向的迁移,第二个1000年,气候精力冷暖干湿的交替变化,主要呈现南北方向交融。第三个1000年,人口迁移规模范围扩大。图示中国北方民族迁移方向,东西向标记在黄河中游左右。南北标记在农牧交错带,标记为南北交融带。 1. 分析第一个1000年人口迁移方向多为东西方向的地理条件。(4分) 气候温暖湿润,向西迁移主要为躲避洪灾,躲避战乱。向东迁移主要为开发土地。 2. 第二个1000年,请从农业生茶方式的角度分析气候变化对迁移的影响。(4分) 气候变暖变湿,南北交融带界限向北移动,农进牧退。气候变冷变干,南北交融带界限向南移动,农退牧进。 3.南北交融带长期存在的生态问题是什么?(4分)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水资源短缺。 4.请列举南北交融带为避免生态问题所采取的措施。(6分) 打坝淤地、构筑防护林体系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休耕轮作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合理利用水资源行政法律法规措施。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