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卷,2024年江苏省高考真题,图片版、文字版、解析版及答案,A3卷面与A4卷面,高考历史、历史试卷、江苏高考、真题真刷。
江苏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历 史 202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解析 选择题 1-—-5 BCBDB 6--10BACAD 11--15CDBCD 1、【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 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晚期到战国晚期(中国)。题干中提 及的秦人先祖“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的记载来源于《史记》,这是文献史料, 而“遗址中发现大量炭化的首蓿属植物种子和马的骨骼”是实物史料,这两种史 料可以推断出秦人养马的史实,故研究历史时,应注意不同史料之间的联系,B 项正确:西周晚期原始农耕和畜牧己经存在,但材料未涉及原始农耕的出现,排 除A项:秦人是否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与材料中的苜蓿属植物和马骨无直接关联, 排除C项: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具有不同的价值,且史料间要相互认证,排除D 项。故选B项。 2、【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 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儒学世家以儒家 经学为家学核心,坚守并传承儒家文化,这有利于儒学复兴,C项正确:北方士 族南迁只是南朝会稽贺氏形成的一个原因,并不是所有经学世家形成的原因,排 除A项:经学世家的形成与南北政权的频繁更替无关,排除B项:“三教合归儒” 的局面出现在隋唐以后,排除D项。故选C项。 3、【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 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 知,表格中支出显示了政府在不同情况下,多种经济干预措施,包括兴修水利、 减价出售粮食和准备军需,这些都能够反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稳定秩序,B项正 确:尽管表中有一项支出是用于兴修水利,这有助于农业发展,但仅凭这一项并 不能完全反映表格中所有支出的目的,且无法得出是为了平抑物价,排除A项: 表格中未涉及民间组织的参与,所有列出的支出都是政府行为,排除C项:尽管 表格中有一项支出是“以备军需”,但并不足以证明整体支出的主要目的是增加 军费缓解边防压力,排除D项。故选B项。 4、【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 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博罗 县下辖的村里面很注重乡约的作用,地方长官也很慎重选择“乡约之长”让其宣 讲“高皇帝之六训”,负责当地保卫事宜,这说明该县很重视乡约在基层的教化 和治理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法律的内容,无法得出乡约与法律合流, 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乡约之长”负责当地保卫事宜,不是对农民的军事训 练,排除B项:保甲制形同虚设,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5、【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 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至清代(扬州)。根据材料的规划图 可以看出从唐代至清代,扬州城的面积在减小,主城逐渐向大运河沿岸靠近,这 说明运河漕运影响城市发展,B项正确:据材料可知,城市中心区域不断减小的, 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城市功能分区,排除C项:内河河道交错密布全城只在 明清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6、【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 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上海洋布 店由1850年的1家发展到1858年的十几家,且由门市零售为主转变为批发为主, 这体现了外来经济对中国的影响逐渐增强,即外来经济因素逐渐深入,B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政府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上海棉布商店的情况,并未涉 及内地棉纺织业的情况,排除C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 代,排除D项。故选B项。 7、【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 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4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周恩 来等人在1924年将机关刊物改名为《赤光》,并强调反军阀和反帝国主义的联 合,这反映了他们积极响应国内的革命形势,此时国内正处于大革命时期,国共 开始合作,北伐即将开始,故他们的行动是为了与国内革命形势相呼应,A项正 确:该刊物改名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革命统一战线此时 已经确立,排除C项: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探索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道路, 排除D项。故选A项。 8、【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 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8年(中国)。据题干“书 籍与报纸不同,暂时除没收国民党书店以外,可一概放任,遇有反动书籍可个别 进行干涉,暂时不必普遍立条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时期,毛泽 东的批示有利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类 定基础,C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措施适应了当时革命的需要, 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国民党的文化专制主义,排除B项:1947年刘邓大军挺 近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C项。 9、【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 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1年(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如图 为陈奇峰1951年创作的漫画《不让盗窃分子破坏》”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正 处于新中国初建,面临着巩固政权的任务,需要警惕和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 坏,因此该漫画号召人民巩固新生的政权,A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 我国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继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排除B项:“投机商人囤积 居奇”与漫画主题不符,排除C项:“勤俭节约”与漫画主题不符,且与巩固新 生的政权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A项。 10、【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 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0年(中国)。根据材料“南京大学 地质系肖楠森教授闻讯后多次到当地勘查,利用他的‘新构造控水理论’成功找 到了地下水。”并结合所学可知,肖楠森教授问询攀枝花的需求后,多次勘查并 利用自己的理论成功找到了地下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生为全国许多地方解决 了饮用水问题,这凸显了他至诚报国的情怀,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人民脱贫致 富的愿望,排除A项: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 国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材料未涉及 三线建设,排除B项:材料所述与生态环境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1、【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 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74年至1852年(日本)。据材料可知, 在1774年至1852年期间,日本翻译了大量欧洲的医学、天文学等书籍,且有众 多学者参与其中,尽管当时执政者对西欧科学的关心有限,但民间对西学的输入 和研究热情较高。这显示出日本社会中部分民众和学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体 系,开始主动接触和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反映了社会观念的逐渐转变,C项正 确:此时日本还未完全摒弃闭关锁国政策,排除A项:“全面吸纳西方近代文明” 表述过于绝对,当时日本主要是在部分领域对西方知识进行研究和引进,排除B 项:“文明开化”政策是明治维新时期推行的,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D 项。故选C项。 12、【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 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材料可知,维也纳会议 期间,奥地利首相梅特涅通过安排各种娱乐活动来分散多数参会代表的注意力, 而少数几个强国的代表却经常缺席这些活动,这显示出少数强国在会议中掌握着 主导权。这种情况表明大国能够决定会议的重要决策和走向,小国的声音和诉求 被忽视,反映了大国主宰的国际协调机制的形成,D项正确:梅特涅安排这些活 动的目的并非是单纯尊崇近代外交礼仪,而是有其政治意图,排除A项:当时并 未建立全体一致的集体安全体制,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梅特涅的主要目的不 是重视西方文化传统,而是利用这些活动来达到政治上的操控,排除C项。故选 D项。 13、【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 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埃塞俄比亚)。据材料并结合所 学可知,在近代,非洲受到欧洲殖民统治,文学创作以使用欧洲语言为主流,这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殖民文化的影响。而埃塞俄比亚政府鼓励使用阿姆哈拉语写 作,并在之后使阿姆哈拉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认可,这有助于增强埃塞俄比亚 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抵制欧洲殖民文化的侵蚀。通过推广本国语言进 行文学创作,可以传承和弘扬本国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从 而在文化领域发挥反殖民的作用,B项正确:埃寨俄比亚位于东非,并非西非, 排除A项:非洲大陆至今仍未统一,阿姆哈拉语的推广与非洲大陆的统一没有直 接关系,排除C项:阿姆哈拉语的推广主要是在文化领域对埃塞俄比亚自身产生 影响,对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作用有限,排除D项。故选B项。 14、【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 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0年(苏联)。据材料可知,20世纪 30年代,苏联处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期。重视体育可以提高民众的身体素质, 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提升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通过鼓励民众参与体育 运动,能够增强整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稳定。良好的国 民体质和精神风貌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建设,从而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 C项正确:重视体育主要不是为了弥补技术人才的不足,体育活动与技术人才的 培养并非直接相关,排除A项:冲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主要依靠的是经济政策 和工业发展,体育在这方面的作用相对较小,排除B项:此时距离反法西斯战争 还有较长时间,排除D项。故选C项。 15、【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 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美国)。据材料可知,20世纪60 年代,美国正处于社会变革和动荡的时期,如越南战争、民权运动、社会不平等、 文化冲突等问题凸显。寒山子超尘脱俗、充满空灵的诗歌,为那些对现实感到迷 茫和失望的美国年轻人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D项正确:寒山子的诗 歌不能等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美国年轻人对寒山子诗歌的欢迎,更多的是对其 诗歌所传达的精神内涵的共鸣,排除A项:美国经济“滞胀”现象主要出现在 70年代,与60年代的“寒山热”时间不符,排除B项:当时美国政府的对华外 交政策并未因“寒山热”而有明显的调整,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答案】(1)创新之处:改进枪械结构(发明直动式单发步枪、使用弹仓、 使用套简);发明无烟火药子弹。背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德国重视发明, 德国对外侵略扩张,扩军备战。 (2)困难: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原料(物 资)匮乏或设备缺乏:人才不足、技术落后。 (3)意义:改善根据地武器 装备、增强战斗力(作战能力):奠定抗战物资基础、打击日本侵略者:积累 工业生活经验、培养人才:铸就艰苦创业革命精神或自力更生精神。 【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 创新之处:根据材料“1888年,保罗·毛瑟研制出发射无烟火药子弹的弹仓式 步枪,并在枪管外加装套筒,弹头初速和射程都有增加。”得出改进枪械结构(发 明直动式单发步枪、使用弹仓、使用套筒):发明无烟火药子弹。背景:根据 材料“1869年,他们建立公司生产枪支。两年后德国政府开始与毛瑟兄弟合作” “德国生产的毛瑟枪除满足国内扩军备战的需要外,还大量出口。”结合时间得 出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德国重视发明,德国对外侵略扩张,扩军备战。【小问 2详解】本题是对比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与近代德国。 困难:根据材料“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抗日根据地遭到封锁,武器供应严重不足” 得出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根据材料“没有造枪的钢材,就用沦陷区的铁路钢轨作 材料”得出原料(物资)匮乏或设备缺乏:根据材料“为此,中共中央指示,没 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造武器,必须建立自己的兵工厂。随后,八路军军工局组织 人员土法上马,制造出枪管钻床和防锈处理设备。”得出人才不足、技术落后。 【小问3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意义:根据材 料“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抗日根据地遭到封锁,武器供应严重不足。”“该型枪 支重量轻、体积小、精准度高,且方便近身拼刺刀,成为抗日根据地生产数量最 多、使用最广、性能最好的制式步枪。”结合所学,从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回答, 如改善根据地武器装备、增强战斗力(作战能力);奠定抗战物资基础、打击日 本侵略者:积累工业生活经验、培养人才:铸就艰苦创业革命精神或自力更生精 神。 17、【答案】(1)历史背景:唐朝实行开明、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南诏仿 效唐朝制度、或学习唐朝(中原)制度:南诏重视发展交通:南诏经济文化发 展。 (2)影响:推动西南边疆(西南地区、云南地区)的开发(经济文化 的发展):少数民族、南诏接受(学习)中原文化(唐文化、汉文化、认同中原 文化;促进民族交融/交流/交往;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或中外交流)(或 促进西南丝绸之路繁荣,或促进对外贸易、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历史背景: 根据材料“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并结合所学得出唐朝实行开 明、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根据材料“作为中央治下的地方政权,南诏推崇儒 家文化,学习和接受中原的生产技术,派遣大臣子弟入唐学习,参照唐朝的制度 文化推行改革。”得出南诏仿效唐朝制度、或学习唐朝(中原)制度;根据材 料“南诏仿效唐制,大力发展交通,建成了通达四方的道路网”得出南诏重视发 展交通:根据所学得出南诏经济文化发展。【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 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影响:根据材料“通过南诏古道,中原的丝绸、布匹、 铁器等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南,海外的琉璃、宝石、翡翠等异域方物也输入国 内,促进了我国西南地区与中原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并结合所学 从推动边疆开发、民族交融、经济文化发展等角度回答即可。如推动西南边疆(西 南地区、云南地区)的开发(经济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南诏接受(学习) 中原文化(唐文化、汉文化、认同中原文化:促进民族交融/交流/交往:促进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或中外交流)(或促进西南丝绸之路繁荣,或促进对外贸易、 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18、【答案】(1)依据:是否吃苦耐劳、体恤民情:是否处事合理、公平正义: 是否贪赃枉法、清正廉洁:是否慵懒怠政:科考荣誉。;身体健康、心地仁厚。 (2)作用:一定程度监督作用:提升官员的素养,推动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 提高,社会秩序良性发展:有利于考核内容的标准化:对于当今社会建立更加科 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代(中国)。依据: 根据材料“能耐劳苦,处处以体恤民情为务”可知是否吃苦耐劳、体恤民情:根 据材料“心地明白,办事安详,清理积案,力求公允”可知是否处事合理、公平 正义:根据材料“贪酷众著,民怨沸腾:宁津有呈控侵吞肥己各款,伪造巨款假 账”可知是否贪赃枉法:根据材料“性耽安逸,罢敕不识,公事委之书差,上下 其手”可知是否慵懒怠政:根据材料“惟居心厚道,且系进士出身”可知科考荣 誉。【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代(中国)。作用:根 据材料“奖劝所加,精神一振,观摩惕励,可渐跻循良之域”可知一定程度监督 作用:提升官员的素养,推动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社会秩序良性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考核内容的标准化:对于当今社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 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9、古希腊的发展反映了文化是其社会的整体存在方式。 从经济角度看,古希腊文明位于爱琴海群岛等岛屿上,多山少平原,耕地破碎, 故农业种植受限,古希腊许多城邦以葡萄、橄榄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为主,其物质 创造活动以对外贸易最为发达,善于航海活动,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 从政治角度看,古希腊山地较多,内部联系不便,故形成城邦政治,城邦分散于 各地,独立性较强,以雅典为首的城邦外贸发达,社会的制度设计以民主政治为 主,公民大会、公民法庭、议事会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而以斯巴达为首的城 邦环境则较为封闭,形成了寡头政治,反映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