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历史试卷-山东省临沂市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试题

投稿时间:2025-03-03 13:25:31

试卷分类:高三历史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添加收藏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山东省临沂市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临沂一模),高中\高三\山东省\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下\历史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历史试卷-山东省临沂市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试题(图1)

历史试卷-山东省临沂市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试题(图2)

临沂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试题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5.2
评分说明:
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
过本题所分配的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D
2.A
3.C
4.B
5.D
6.C
7.A8.A9.B
10.C
11.A
12.D
13.C14.B15.C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3分)
(1)明清时期,主要粮食产区从苏湖(江浙)地区转移到湖广(两湖)地区:南方经济重
心地位进一步巩固。(4分)
(2)作答应主要包括以下四个角度中的三个:(9分)
①材料二表明两地的粮食供需关系:两湖地区经济发展,粮食生产及运输能力提升:江
浙一带对商品粮的需求增加。
②材料三展示了江浙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明清时期苏州、湖州等地经济作物广泛种
植,成为纺织业中心.粮食作物种植相对减少
③材料四体现出明清时期江浙地区的粮食需求量大:自明代,江浙、两湖地区人口数量
多、密度大:清代江浙地区人口数量、密度及市镇发展水更高于两湖地区。
④综合三则材料,可以解释江浙地区经济结构转型,不再作为粮食核心产区,“苏湖熟,
天下足”的局面改变。
层次划分:(按照不同层级对每个角度作答进行评价)
层次1:提取信息不够准确,只能与江浙作为粮食产区地位变化建立起简单的联系:
层次2:提取信息准确、完整,并能与江浙作为粮食产区地位变化建立起密切联系。
17.(14分)
(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先后开展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等自教运动: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不断深人:教育制度与军事制度逐渐发生变革。(4分)
(2)歌谣中“德有”“爱国”“孝”等内容,体现了培养爱国精神和道德观念的主张:“智
育”“物理”“技艺”等内容,体现了学习西方的科技的主张:“精兵”“保教”“忠孝”的内容,
体现了忠君爱国、自强御侮的主张。思想主张整体上具有鲜明的“中体西用”特点。(4分)
这些思想主张反映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了思想解放的演流,有利于教育和军事的
近代化,弘扬了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其中的愚忠、保教等思想具有维护封建统治的落后
性。(6分)
18.(12分)】
(一)信息提取
信总举例:
(1)材料一:1949年,我国主要工业品总产量与外国相比很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不合
理,工业分布区域差异大
(2)材料二:1953一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占比增加,工农业增长明显,重工业发
展尤为迅速,工业投资兼顾了企业规模及地域分布。
(若能提取其他信息,合理即可)
层次要求:
层次1:提取信息不够完整,只能从材料中获取部分有效信息:
层次2:提取信息比较全面,并能对信息进行合理地分类归纳。
(二)历史闸述
阐述角度:(闻述应主要包括三个角度)
(1)结合1949年我国工业品总产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分布区域差异大等信息,
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建设的背景角度阐述:
(2)结合1953一1956年我国经济结构、工业发展变化等信息.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建
设的措施及成效角度阐述:
(3)综合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落后状况和一五计划工业发展等信息,从新中国初期工
业化建的成效角度阐述:
(若从其他角度阐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层次要求:(按照不同层级对每个角度的阐述进行评价)
层次1: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简单联系,并进行简要说明:
层次2:能结合时代背景,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并在归纳
概括的基础上,进行完整、充分的闸释说明。
(三)历史表述
层次1:不能表述成文,思路不清,词不达意:
层次2:能表述成文,思路不够清晰,语言不够流畅:
层次3:能表述成文,思路清斯,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四)示例
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像资本主义的长期压榨掠夺,以及连续的战争破坏,新中
国成立时工业十分落后。主要表现为:工业品产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工业所占国
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低,工业地域布局不合理。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恢复国民经济,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1953年提出
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了“一五计划”,开始工业化建设。“一五”期间坚持了科学的发展方
针,工农业总值不断增长,重工业发展最为突出: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维持了农,轻、
重比例的协调发展:经过对资本主义工业的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占据主体地位:通过加大对
内地的投资,初步改变了沿海和内地工业发展不平衡状况
总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落后的工业面貌开始改变,形成了相对合理的工业
布局,有利于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为新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19.(16分】
单元主题:世界殖民体系的兴衰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格
局的重塑,社会主义的兴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
(若从其他角度表述,三个单元主题名称合理即可:如三个单元名称不能包含材料完整
内容,的情扣分。)
单元概述:
示例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兴衰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揭开了欧洲国家殖民扩张的序幕,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和资本主义的发
展,欧洲列强海外殖民活动不断加别.19世纪20世纪初.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在列强的殖民侵略过程中,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随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
运动不断高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
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国
际形势发生巨变,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新兴国家在获得独立后,积极探索发展道路,在
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10分)》
示例二: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格局的重塑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不断扩军备战,导
致世界大战爆发。1914一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衔权的
帝国主义之战.战争以同盟国投降告终。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也动摇了欧洲的世界
优势地位。战后,战胜国建立了以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为代表的国际秩序,但没有带来真
正的和平,反而为新的国际危机埋下隐患
随者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发展,德、意、日法西斯于20世纪30年代末挑起第二次世界
大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于945年胜利。联合国的建立和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对战后的和平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但具有强权政治烙印。20世纪50
年代中期后,美苏冷战局面正式形成。此后,西欧、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等多极力量也冲击
着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10分)
实例三:社会主义的兴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战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应对内忧
外患.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随后出台新经济政策。1922年苏联成立。斯大林执政
时期,建立起“苏联”模式.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获得
巨大成就,也经历了艰雄曲折。苏联及东欧各国的系列改革虽取得一定成效,但都存在较
大问题,最终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
生机与活力。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新科技革命在诸多领域取得重大
突破,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各国产业结构也发生深刻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知
识经济兴起:社会结构也随之改变,中间阶层壮大。各国陆续建立“福利国家”,但资本主义
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继续发展.社会运动广泛发展。(10分》
件、试卷下载
三零论(30论)
www.30Lt.com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下载插图

高三历史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