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邕衡教育·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度2022级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高中\高三\广西省\2024-2025学年下\生物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20242025学年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 生物学科试卷参考答案 1.【答案】C【详解】A、发菜属于蓝细菌,是原核生物,蓝细菌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A错误;B、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虽然没有细胞核,但也是真核细胞,B错误:C、无论真核细胞还是 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与细胞质,这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上具有统一性的表现,C正确:D、原核细 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错误。 2.【答案】D【详解】A、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A正确:B、氮在植物体 内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也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缺氮会导致叶片变黄:C、铁是构成血红素的元素, 人体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进而引起缺铁性贫血,C正确:D、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盐含量太低,动 物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3.【答案】D【详解】Ca+载体蛋白催化ATP水解,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到该载体蛋白上,可将 该C+载体蛋白视为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磷酸基团转移到载体蛋白上即被磷酸化,其空间结构发 生了改变,进而运输Ca,A、B均正确:C、C:跨膜运输到膜外为主动运输,使用呼吸抑制剂会影响 Ca+的主动运输,C正确:D、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产生的ATP一般用于暗反应,D错误。 4.【答案】B【详解】A、图中A、B、C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碳元素流入大气中的过程有 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①,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⑥,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⑦,A正确:B、分解者不在食物网中, 图中食物链共有2条,B,属于第3和第4营养级,B错误:C、碳元素在过程⑥中以CO2的形式进行,在 ⑤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C正确:D、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 5.【答案】C【详解】A、要筛选出分解石油的微生物,所选土壤应来自常被石油污染的土壤,A正确:B、 要筛选出分解石油的微生物,所用的培养基应以石油为唯一碳源,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B正确:C、 图中共稀释10倍,新所以每克土壤中大约含(80+75+85)÷30.1×106=8.0×103个石油分解菌,C错误:D、 由于稀释梯度为10倍,所以锥形瓶中应加入10g土样和90ml无菌水,试管中加入1ml土样稀释溶液和 9ml无菌水,D正确。 6.【答案】B【详解】A、演替最终形成的群落类型取决于当地的土壤和气侯(年平均温度和降雨量等), 因此群落演替最终不一定能形成森林群落,A错误:B、光裸岩石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是地 衣,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有机物,这为其他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后苔 藓出现,B正确:C、生物群落的景观特征随季节变化的现象属于群落的时间结构(即季节性),C错误: D、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中不同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配置状态,桂花树分布有高有矮,描述的同一物种 不同个体之间的高低关系,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 7.【答案】A【详解】A、比赛过程中,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 腺激素,促进物质氧化分解,提高代谢水平,A正确:B、比赛过程中,大脑皮层是最高级的中枢,会根 据比赛情况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如脊髓)进行调控,以协调运动负的运动和反应。这体现了神经系 统的分级调节,B错误:C、比赛过程中人体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兴奋用肠蠕动减缓,C错误:D、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排尿量,同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 兴奋,D错误。 8.【答案】B【详解】A、青鲜素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大量使用可能有副作用,A正确:B、脱落酸合成 酶的基因表达增强,脱落酸合成量增多,抑制种子萌发,抑制胎萌,B错误:C、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 因此若赤莓素受体基因碱基对发生缺失,则受体异常,赤霉素无法起到调节作用,胎萌现象可能受抑制, C正确:D、种子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自由水相对含量下降,结合水相对含量上升,自由水与结合 水的比值下降,D正确。 9.【答案】D【详解】A、图3中减数分裂发生的过程为:C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 中、后、末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e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A 错误;B、在图3的5种细胞类型中,a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末期,b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或减 数分裂I,©处于G1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末期,d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或中期,e为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 胞,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只有a、b,B错误:C、图4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含 有两个染色单体,因而属于图3中的b类型,C错误:D、染色体变异可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前、中、后、 末期,因此图4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正确。 10.【答案】B【详解】A、野生动物的保护主要是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A正确:B、白头叶猴属 于活动能力较强的物种,不适用样方法,B错误:C、通过调查白头叶猴的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有助于了 解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因为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大小的指标,年龄结构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其种群 数量的变化,C正确:D、保护白头叶猴在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方面均 有重要作用,D正确。 11.【答案】B【详解】在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中,对卵母细胞进行去核操作去除的是卵母细胞中的纺锤 体染色体复合物,A正确:早期胚胎通常需发育到囊胚时期就可以进行胚胎移植操作,B错误:“三亲婴 儿”技术包含了体外受精过程,因此属于有性生殖,C正确:“三亲婴儿”因为含有三个亲本的遗传物质, 因此在伦理、法律等方面可能引发争议,D正确。 12.【答案】C【详解】过敏原属于抗原,过敏原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但抗原一般没有个体差异性,A错 误: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第一个信号是抗原(该题则是过敏原)和B细胞接触:第二个是铺助性 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接触,B错误:用白三烯合成缺陷型小鼠与正常小鼠进行对照 实验,可验证题中挑食行为的产生与白三烯有关,C正确:用含不同种类过敏原的食物进行对比实验,可 验证过敏原与挑食行为有关,但无法验证这类挑食行为的机制,D错误。 13.【答案】A【详解】沙漠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环境条件恶劣,与 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弱,A错误:提高修复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除了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还应给与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B正确: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 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种植多种适宜的植物,可以使生态系统结构变得更 复杂,C正确:人工修复沙漠生态系统,改变了生态系统原来的演替方向与速度,D正确。 l4.【答案】C【详解】核酸酶Dicer能使前体miRNA和dsRNA分别被加工为成熟miRNA和siRNA,可 知水解的是部分磷酸二酯键,A错误;RISC复合体水解翻译过程中的目标RNA,阻止相应基因的翻译, 因此发挥作用的场所在细胞质,B错误:病毒产生的sRNA可通过沉默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导致细胞 癌变,C正确:利用RNA干扰使特定基因沉默的技术主要针对的是RNA,没有导入外源DNA,所以不 属于基因工程,D错误。 15.【答案】C【详解】外植体常采用茎尖细胞的原因是茎尖细胞病毒少,而不是因为其抗病毒,A错误: 脱分化需要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有效成分工厂化生产则需要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B错误:三白草和鱼 腥草是不同的物种,它们都有其独特的基因,对融合细胞的基因进行PCR和电泳,可以筛选出含有两个 物种基因的融合成功细胞,C正确: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配比接近1:1更有利于形成愈伤组织,D错误 16.【答案】D【详解】据表可知,无论是正交6:2:3:5,还是反交3:5:3:5,均是9:3:3:1的变式,故可判断 太阳鹅的眼色至少由两对基因控制,且满足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且后代雌 雄鹦鹉都出现两种性状,说明其中一对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B正确;依据正交结果,F:中棕眼:红眼 9:7,说明棕跟性状为双显性个体,红眼为单显性或双隐性个体,鹦鹉为ZW型性别决定,在雄性个体中, 棕眼为68=3/4×1,在雌性个体中,棕眼为3/8=3/4×1/2,故可推知,F,中的基因型为AaZBZ、AaZBW, 表型均为棕色,亲本为红眼纯系,因此其基因型为:照ZZ(父本)、AAZW(母本),C正确:依据 反交结果,结合C项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Z少Z、aaZW,则F:的基因型为AaZZ、AaZ少W, 对应的表型依次为棕色雄、红色唯,D项错误。 17.(12分,每空2分) (1)67研究C02浓度对两种(或不同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丙组长时间在2m浓度的CO2环境中,部分气孔关闭,恢复m浓度的C0,环境时,关闭的气孔未能 及时开启 (3)大气CO2的吸收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实现的 (4)C、C,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较高,植物能够利用低浓度的CO2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1)上述实验甲、乙、丙的区别为CO,浓度对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相对于甲组,乙组的 CO:浓度加倍,丙组为两种浓度的混合培养,而时间是无关变量,因此应保证培养时间一致,三组均为 67天。 (2)从气孔的角度推测,丙组的光合速率比甲组低的原因是长时间2m浓度的C02环境使部分气孔关闭, 恢复到m环境时,关闭的气孔未能及时打开 (3)碳中和是指实现C02的排放和吸收正负抵消,节能减排是实现C02减排的措施之一,而实现C0:吸 收增多,可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C02,可以使大气中的CO2下降。 (4)依据图可知,在叶肉细胞中CO2能与C3结合形成C4,在锥管束鞘细胞叶绿体中CO2与Cs化合物结 合形成C3,因此与CO,结合的物质分别是C和C5。C4植物体内由于PEP羧化醇对CO2的亲和力较高, 所以可以在逆境下(高温、干早)引起植物气孔张开程度减小时,可以利用低浓度的CO2进行光合作用。 18.(12分,每空2分) (1)辅助性T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缓释组ABC ach(3)激活的B细胞种类 更多,产生了更多种类的抗Env的抗体 【详解】(1)HIV颗粒表面的包膜糖蛋白(Ev)可与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互作,使HIV侵染宿主 细胞,导致患者的特异性免疫严重受损。 (2)分别检测两组恒河猴体内被Ev激活的B细胞数量,结果缓释组识别Env的B细胞数量的相对值高, 表明缓释组抗原激发免疫效应的效果更佳。 A、假病毒中不含复制所需基因但其他基因都存在,因此,假病毒中含有病毒外壳,具有Ev蛋白,A正 确:B、假病毒内的遗传物质依然为RNA,B正确:C、假病毒具有侵染特性,因此,能够侵染宿主细胞 C正确:D、由于假病毒中去掉了与病毒复制有关的基因,因此假病毒不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D错误。 该实验的步骤为:培养动物细胞→将两组抗体分别与假病毒混合→将动物细胞分别加入各混合物→检测 假病毒对细胞的感染率。结果显示缓释组所产生的抗体能更有效阻止病毒感染宿主细胞。 (3)据图推测,缓释接种方式相对于常规注射的优势在于激活的B细胞种类更多,进而能产生更多的记 忆细胞和浆细胞,导致产生了更多种类的抗Ev的抗体。 19.(11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光照(阳光)、氧气 (2)污染水体(或污染环境) 协调和整体 挺水植物与蓝细菌、绿藻竞争阳光时占优势,且可利用水体中的N、P等元素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3)水平(1分) 有机污染物流经人工湿地被微生物分解,无机物污染物则被湿地植物吸收利用 【详解】(1)水华严重时,浮游藻类大量悬浮于水面,沉水植物因缺乏光照,有机物制造量减少:因缺 乏氧气,影响呼吸作用,最终导致死亡,数量逐渐减少。(2)化学杀藻剂虽然可以快速杀死藻类,但可 能会污染环境,甚至会通过食物链危害到直接或间接以藻类为食的其他生物。种植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 芦苇进行生态修复,体现协调原理:芦苇又是价值较高的经济植物,当地人可通过种植芦苇获得经济效 益,体现了把生态与社会、经济结合起来的整体原理。挺水植物高出水面,在与藻类在竞争阳光中占优 势,且可利用水体中的N、P等元素,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种植挺水植物可有效治理水华。(3)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由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 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的密度也有差别。图中 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同地段,分别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生活污水流经该 人工湿地,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等分解者分解,无机污染物被植物持续吸收,所以出水口的水质达到排 放要求。 20.(12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显性(1分)8:1(2)4(1分)(3)26 (4)2(1分)F2中抗稻瘟病植株均含甲品系2号染色体上的SSR序列,易感稻瘟病植株均含丁品系 2号染色体上的SSR序列,均与5号染色体上的SSR无关联〔3分) F:减数分裂时来自甲品系的2号染色体与来自丁品系的2号染色体发生互换 【详解】 (1)实验①中,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抗稻瘟病,则抗稻瘟病为显性性状。F2中的抗稻瘟病植株有两 种基因型,显性纯合体AA与杂合体Aa比例为1:2,所涉及雄配子比例为A:a=2:1,雌配子比例为A: a=2:1,雌雄配子间随机结合,F2中AA:Aa:aa=4:4:1,后代抗稻盒病病植株与易感稻盒植株的比 例为8:1。 (2)实验②中,F2中性状分离比为15:1,是9:3:3:1的变式,即这一对相对性状至少受两对等位基 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4种 (3》实验③中,F2表型及比例为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63:1,说明受三对等位基因的控制,若用A、 Bb、Cc分别表示三对等位基因,F1的基因型为AaBbCc,F,自交得到F2,F2种基因型为3×3×3=27种,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