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2025年生物试卷、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教学小助手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生物试卷-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浙江强基联盟2025年3月高二联考 生物学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蓝碳生态系统是指海洋和潮间带环境中,主要由海草、绿藻等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蓝碳生态系统固碳 能力强,是全球重要的碳汇体,其固碳能力与土地利用方式、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碳排放量等因素相关。围海 造地减小了海洋的面积,不利于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C02。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DNA存在于染色质中,A正确:质粒为环状DNA,B错误;线粒体基质中含有DNA,C 错误,乳酸菌为原核细胞,拟核处为环状DNA,D错误。 血浆与组织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 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的pH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如HCO,ˉ/H2CO,等有关。 题干中正中动脉在该地人群中留存的比例上升,表明该地人群中正中动脉留存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表明该地人群发生了进化,A正确:基因频率的改变属于现代进化理论研究范畴,B正确:正中动脉是向前臂 和手部供血的主要血管,其逐渐保留,可能与手机使用等人类手臂活动灵活性提高有关,C正确:由题可知, E中动脉比例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具有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等作用,幼年时甲状腺激素 分泌不足会使人患呆小症,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主要有代谢调节作用、抗炎、升高血糖、 免疫抑制等作用,不可代替甲状腺激素,A错误:该患者已切除甲状腺,促甲状腺激素没有作用于甲状腺上的 受体,从而不能发挥作用,B错误,甲状腺激素具有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的作用,若没有及时补充则会出现 代谢减慢的现象,C正确:甲状腺激素的本质不是蛋白质,不能在核糖体上合成,D错误。 b点时接近K/2,种群增长速率最快,A正确: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能够长期维持的 最大数量,应是虚线所指的数量,B错误:草地螟的种群数量最大值之间不具周期性规律,C错误;当地温度 显度会影响其雌性卵巢的发育程度,因此不同地点在防治时需要考虑到温度等环境因素,D错误。 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种子萌发,赤霉素降低则有利于黄杨桔休眠,A正确:乙烯含量增加会促进叶片或果 实的脱落,B错误;脱落酸促进植物休眠、气孔关闭,C正确:细胞溶胶中可溶性糖增加,即溶质增加,冰点降 低,D正确。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胶原蛋白酶无法去除细胞壁,A错误;黄杨(2n)和甜橙(2)进行植 物体细胞杂交,融合得到的杂种细胞含有黄杨和甜橙的所有染色体,即一般含有四个染色体组,B错误:灭活 的仙台病毒可以诱导动物细胞的融合,而原生质体无法用此方法进行细胞融合,C错误:实验目的是筛选出 黄杨和甜橙细胞融合而得到的杂种细胞,黄杨无法在以硝酸盐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而甜橙可以,甜 登无法在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而黄杨可以,因此只有二者融合的杂种细胞可以在含链霉素并以硝酸 盐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D正确。 潮间带是指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区域,它是海陆交互的重要地带,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和 生物群落,两种藤壶在潮间带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甲、乙两种藤壶在潮间带占据的位置、 资源及其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称为它们各自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之间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减少种间 竞争,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乙藤壶移除后,原地仍存在生命体,优势种发生改变,发生的演替属于次 生演替,C正确:乙藤壶移除后,可发现甲藤壶的存活率从上潮间带到中潮间带在不断下降,可推测下潮间带 不适合甲藤壶栖息,D错误。 D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可用于高畜产品的产量,如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是对物理信息 的应用,D错误。 A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控制肢体的运动,A正确:热身运动时皮肤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 皮肤血管舒张等,B错误:比赛时运动员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速、胃蠕动减慢,C错误:游泳过程主要 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相互协调的结果,D错误。 D传统酿酒时,早期需在有氧环境下让酵母菌繁殖,A错误:由题意可知,酿酒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可能作 为酱油发酵的原料,故发酵产物可以充当另一发酵过程的原料,B错误:小麦和大豆均可提供碳源及氨源,C 错误:发酵原料未清洗、密封不严导致的杂菌进人都可能使酱油发酵出现,D正确。右”的计数原则,该样地有10棵一枝黄花,该样地为S3,B错误:该草地对于一枝黄花来说不是完全理想的 环境,呈“S”形增长,C错误:气候变暖主要与环境中CO2上升有关,一枝黄花的大量繁殖会减少空气中CO 的含量,D错误。 C在进行单抗制备时,小鼠需先用抗原诱导其体内免疫细胞增殖分化,A正确:取小鼠脾细胞时要防止微 生物污染,因此需要在无菌环境下操作,B正确;细胞融合产生的杂种细胞并非均能产生目标单克隆抗体,C 错误: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会分泌出细胞外,因此在培养液中能获得单克隆抗体,D正确。 C进入线粒体内进行进一步分解的甲物质为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会分解成CO2,A正确:由图中 可知,H中进人线粒体膜间隙时,方向为逆浓度梯度,推测其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转运,B正确;甲物质进人线 粒体膜间隙需要通过孔蛋白(通道蛋白),其运输的方式为易化扩散,C错误,增加细胞外O,浓度,细胞需氧 呼吸加强,供能越多,可以促进H+进人线粒体膜间隙,则H中从线粒体膜间隙进入内膜时,会协同甲物质运 进内膜,D正确。 A艾滋病患者应尽早开始治疗,在A点开始使用联合药剂可避免体内筛选出单一方向耐药性强的病毒, A正确:B点时HV还处于潜伏期,不易传染给胎儿,B错误:HV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使人免疫力下 降,长时间后使人的免疫系统崩遗,B细胞数量下降,C错误,记忆B细胞没有分泌抗体的能力,D错误。 B步骤①表示从囊胚中取出内细胞团细胞,A错误:由图可知,重组细胞的细胞核是由囊胚中取出的内细 胞团细胞提供的,因此要对内细胞团细胞进行基因编辑从而改变其基因组,B正确:由图可知,重组细胞通 过内细胞团细胞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获得,未使用核移植技术,C错误:细胞应在CO2培养箱中培养,CO2浓 度为5%,D错误 B在不同刺激强度下,收缩力不同,即在不同刺激强度下被激活的神经纤维数目不同,由此可知不同粗细 的神经纤维阈值不同,A正确:在一定范围内,刺激频率增大,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峰值也增大,但当刺激强 度将所有神经激活时,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峰值达到最大值,即使刺激强度增大,动作电位也不再增大,B 错误:当刺激强度小于0.51V时,也会引起离子通道的开放,因此神经细胞膜上也可能会出现电位变化,只 是该刺激未达到圆值,不会引起动作电位,C正确:探究刺激频率与肌肉张力大小的关系时,因变量为刺激 频率,刺激强度为无关变量,因此所用的电刺激强度相同,D正确。 B物质①为mRNA,图中过程b表示mRNA从核孔到细胞溶胶的过程,物质②表示蛋白Mad2对应的 mRNA被分解成小片段,A错误:小片段千扰RNA(siRNA)技术下调乳腺癌细胞中Mad2蛋白的表达,其 对甲基因的碱基对序列没有影响,但间接影响了其翻译过程,B正确:过程表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与 相关基因启动部位对应区域结合,C错误;由图可知,利用脂质体包裹双链RNA将其加入乳腺癌细胞培养 液中,其进人细胞后,会干扰蛋白Md2的表达,而蛋白Mad2作用是检测纺锤体的组装及染色体的分离是 否正常,发现异常其会使细胞有丝分裂暂停,其表达量减少,检测作用降低,不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D 错误。 A表中未处理对照组应为乳腺癌细胞培养液中仅加人一定浓度紫杉醇的处理组,阴性对照组应为乳腺癌 细胞培养液中加人不起作用的siRNA和一定浓度紫杉醇的处理组,A错误:由表中结果可见,将Md2蛋白 表达水平下调的乳腺癌细胞经紫杉醇处理后,Gn或G,细胞比例相应增加,B正确:三组对照可见,如果乳腺 癌细胞中Md2蛋白表达正常或较高,细胞更容易检测到紫杉醇引起的染色体分离问题,并启动细胞分裂 停止程序,因此,这些细胞对紫杉醇更敏感,治疗效果更好,如果Md2蛋白表达水平较低,细胞可能无法有 效检测到染色体分离问题,导致细胞继续分裂,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降低,治疗效果较差,Md2蛋白通 过影响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在处理后的细胞周期阻滞中发挥作用,C正确:若下调卵母细胞 Md2蛋白表达水平,可引起同源染色体或染色单体分离异常,引发唐氏综合征,D正确。 (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ATP、NADPH下降 (2)纸层析红光和蓝紫光 (3)提高花椒的胞间CO2浓度减少,用于碳反应的CO2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反应增强,从而使光 合速率提高(2分) (4)1.5gAD2分,答1个给1分) 解析:(1)氮元素是光反应产物ATP,NADPH的重要组成元素,当植物突然进行遮光处理时,植物吸收的光能减少,光反应产物ATP,NADPH的含量变化趋势为下降。(2)花椒的光合色素可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基本不吸收绿光。 (3)由实验结果分析,不进行施氮处理2种混作模式均会提高花椒的净光合速率,判断理由是叶绿素含量增 加,光反应增强(1分):花椒的胞间CO2浓度减少,光合作用吸收的CO增加(1分),从而使光合速率提高。 (4)施氮对花椒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其中花椒一大豆混作且每株施氮1.5g时效果最佳。推测可能的 原因有:混作利于土壤元素的充分利用:混作对光照强度的增加无关:施氮利于作物干物质的合成。类胡 卜素的元素组成为碳氢,没有氮素。 (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基因突变若裂翅为隐性,则与正常翅纯合子杂交,F不会出现裂翅(2分,只要分析合理即可)A (2)自由组合正常翅白眼(正常翅红眼)均为正常翅红眼果蝇(均为红眼也可给分) (3)AS:aS:as=2:118/11(2分) 解析:(1)裂翅基因和正常翅基因是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获得的,裂翅为显性。裂翅为显性的理 由是若裂翅为隐性,则与正常翅纯合子杂交,F,不会出现裂翅。研究小组将多只裂翅与纯合正常翅(a)进 行正反交,F,代均产生裂翅和正常翅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根据F,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推测亲本裂 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且存在纯合致死现象。 (2)裂翅与纯合正常翅进行正反交,结果一致,其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上,果蝇的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眼色基因与翅型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欲判断某正常翅红眼雌蝇(XX)是否为纯 合子,最好进行测交,即选择表型为正常翅白眼的雄蝇(XY)与其交配,若正常翅红眼雄蝇是纯合子 (aaXX),则子代均为正常翅红眼果绳。 (3)研究发现,翅型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存在另一隐性致死基因(s),致死基因纯合时果蝇死亡。已知亲本 裂翅果蝇无致死基因(AaSS)与正常翅(aS-)杂交,F,代中裂翅个体相互交配,Fz中出现了隐性纯合(ss)致 死现象,则亲本正常翅基因型为(aaSs),F,基因型为AaSS、AaSs、aaSS和aaSs四种比例为1:1:1:1,F 裂翅个体AaSS:AaSs=1:1,因翅型基因和致死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其配子类型和比例为AS: aSas=2:1t1,F,中裂翅个体相互交配,根据配子列出棋盘,其中AA(2/4×2/4)+ss(1/4X1/4)=5/16 为致死个体,则F:中裂翅(AaSS、AaSs)比例为(8/16)/(1一5/16)=8/11。 (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水平和垂直(写1个即可给分)分化 (2)先增加后下降比例/数量 (3)营养/捕食/能量流动(初级)消费者 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答1点即可)生产者/植物/第一 营养级/牛的上一营养级 (4)分解作用(固氮/硝化)密度过低时,鼠兔通过挖据活动改善土壤通透性的作用弱(或将深层土壤带到 地表的量少),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弱,土壤氨含量小,肥力较低,高山草甸易退化(2分) 解析:(1)高原鼠兔通过挖掘活动将深层的土壤刨出堆积于地表形成土丘,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地下形成 数量众多的地下闲道,影响群落的垂直结构。 (2)据图1可知,随着有效洞穴数的增加,高山嵩草和垂穗披碱草叶片的生物量先增加后减少。一定范围 内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增加对高原草甸所起的积极意义有:优化高原草甸群落结构,增加优良牧草的比例。 (3)高原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单向的营养关系形成食物链。高原鼠兔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初级)消费 者,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价值是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牦牛的粪便量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 量,即生产者/植物。 (4)鼠兔的适度干扰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1分),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呼 吸作用。密度过高时,鼠兔大量啃食植被,植被参与氮循环的作用减弱(1分),土壤氮含量小,肥力较低,引 起高原草甸退化:密度过低时,鼠免通过挖掘活动改善土壤通透性的作用弱(或将深层土壤带到地表的量 少),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弱,土壤氨含量小,肥力较低,高山草甸易退化。 (14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AB(2分)消毒愈伤组织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及配比不同 (2)组培能够获得无菌苗,防止自然栽培苗携带的微生物对实验产生干扰(2分) (3)固体斜面/斜面接种环(移液枪)细胞增殖/增殖②培养液中营养物质耗尽、代谢废物累积导致菌体死亡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