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卷】【化学14+4新试题结构】江西省重点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7月开学联考(金太阳04C)(7.23-7.25) ,高中\高三\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上\生物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高三生物学试卷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当植株受 病原体侵染时,胞外环境变为碱性,该蛋白质空间构象发生改变,不能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分 生区细胞不分裂,D项错误。 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癌变和细胞的结构等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 力。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更少,可减少细胞间的黏着,使得癌细胞更容 易扩散转移,C项错误。 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酶,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 pH和适宜的温度,加入NOH溶液后,酶的空间结构遗到破坏,从而失活,A项错误。保持 30℃水浴是为了维持酶的适宜反应温度,B项正确。试管2加入了NOH溶液,酶已经变性 失活,故不会消耗底物丙二酸,C项错误。酶液和水的加入量属于该实验的无关变量,D项 错误。 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和PCR,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根据电泳 结果可知,该患者21号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一条来自父亲,两条来自母亲,表明父亲诚数分裂 形成精子过程正常,母亲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过程异常,且患者的其中两条2]号染色体 STR单元的重复次数分别与母亲的2、n3相同,表明母亲减数分裂时,两条21号同源染色 体没有分离,减数分裂I异常,C项符合题意。 5.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表达,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若反密码子是5'-CUG3',则 RNA碱基序列为5'-CAG3',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3'-GTC5',编码链的碱基序列为 5'-CAG3',B项符合题意。 6.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种类生物线粒体基因组有差 别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B项错误。 7.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与稳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血浆蛋白中 有一部分是抗体,血浆蛋白丢失有可能导致血浆中的抗体减少,从而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A 项正确。血浆蛋白丢失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由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进人组织液的水分增 多,组织液增加,B项错误。血浆蛋白是血浆的成分,不是红细胞的成分,C项错误。由血浆 进入组织液中的部分蛋白质可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D项错误。 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生命活动调节,考查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可 通过诱导基因突变并筛选获得突变型拟南芥,也可通过基因敲除技术敲除相关基因获得突变 型拟南芥,A项正确。②组和③组的自变量是是否添加NAA,②组没有添加NAA,根系较 短,③组添加NAA,根系较长,说明NAA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B项正确。③组与④组自 变量不唯一,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不能说明生长素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C项错误。根 据①②③④组的结果可知,野生型拟南芥和乙烯受体功能恢复型拟南芥体内生长素含量与根 系长度的相关指标都比(乙烯受体缺失》突变型拟南芥的大,说明乙烯可能通过影响生长素的 合成,进而调控根系的生长,D项正确。 9.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样方法适用于活动范围 小,活动能力弱的生物,A项正确。甲种群数量在A一B段(不含A点)V,+/V,的值大于1, 数量增加,在BC段N+1/N,的值开始大于1,过p线后小于1,种群数量先增后减,B项错 误。F点时N,+1=N,乙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可能达到K值,C项正确。A点时N+1=N, 甲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项正确。 10.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考查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生态承载力 与生态足迹的差值,大于0为生态盈余,小于0为生态赤字,表中此差值大于0的有耕地、林 地和建筑用地,A项正确。化石能源用地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的差值为一0.229,生态赤 字最严重,B项正确。水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的差值为一0.035,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 载力,因此水域生态系统可能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C项错误。低碳生活方式可以减少能源 消耗,减少生态占用,有利于减少人均生态足迹,D项正确。 1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果酒和果醋的酿造,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果酒发酵时,水果不进 行灭菌,否则会杀死果皮上附着的野生酵母菌,A项错误。果酒发酵时,每隔12h需将瓶盖 拧松一次,且温度控制在18一30℃,B项错误。醋酸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醋酸菌在有氧条 件下将乙醇氧化成乙酸,C项错误。醋酸菌为原核生物,因此,葡萄糖分解为乙酸的过程发 生在醋酸菌的细胞质基质中,D项正确。 1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在同一电场作 用下,DNA片段越长迁移速率越慢,A项错误。凝胶的浓度会影响DNA分子在凝胶中的 迁移速率,B项错误。琼脂糖凝胶中的DNA分子经过核酸染料染色后可在波长为300m 的紫外灯下被检测出来,C项错误。如果引物特异性不强,引物可能会与目的基因以外的其 他的DNA片段结合,扩增出来的条带可能不止一条,D项正确。 13.A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考查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与野生型 水稻相比,突变型水稻光能转化效率更高,但突变型水稻叶绿素含量少,吸收光能的速率可 能更低,B项错误。RBP羧化酶催化CO2与Cs结合生成C,因此C%是生成物,C项错误。 据表可知,光能转化效率越高,则光反应速率可能越快:RuBP羧化酶的含量高低与暗反应 速率有关,RBP羧化酶含量越高,暗反应速率越快。所以突变型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速率可 能均高于野生型的,D项正确 14.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T细胞不属于 抗原呈递细胞,A项错误。图中②和④分别表示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两者参与了MHCⅡ类 分子的加工,对抗原进行直接处理的是③溶酶体,B项错误。抗原的摄取、处理和呈递过程 有囊泡和溶体等具膜结构参与,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C项正确。抗原肽段 与MHCⅡ类分子结合后,在溶酶体内水解酶的作用下,可以将外源性抗原降解为很多的小 分子肽,其中其有免疫原性的抗原肽会与MHCⅡ类分子形成复合物,由囊泡呈递于AP℃ 表面,有利于被其他免疫细胞识别,D项正确。 15.A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细胞工程,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验探 究能力。过程②为原生质体的融合,常用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灭活的病毒用于诱导动 物细胞融合,B项错误。 16,A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结合图表可知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患有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该病患 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且是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患者,结合系谱图可知,其基 因型为XX雷Y,再结合系谱图分析可知,I1的基因型为XY,I:的基因型为XDX雷(D 为正常基因),Ⅱ:性染色体组成异常,是因为I1诚数分裂I时同源染色体X与Y未分离, 形成了基因型为XAY的精子,与基因型为XB的卵细胞结合形成了基因型为XXY的受 精卵,A项正确。Ⅱ(XBY)与正常女性(基因型可能为XDXD、XDXA或XDXB)婚配,所生 女儿可能患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项错误。Ⅱ:的基因型为X“X通,与正常男性 (XY)婚配,所生儿子基因型为XAY或XY,均为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C项正 确。Ⅱ,的基因型为XPX,与正常男性XPY婚配,所生儿子中可能有基因型为XAY的该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男性患者,女儿都正常,D项错误。 17.(1)吡啶(1分)吡啶和NHNO(2分)湿热灭菌(或高压蒸汽灭菌)法(1分) (2)琼脂(1分)在添加了NH,NO的培养基中,甲菌株和乙菌株对吡啶都有一定的降解 能力,且甲菌株的降解能力大于乙菌株的:在没有添加NHO3的培养基中,甲菌株对吡啶 的降解能力有所下降,乙菌株不能增殖(答出2点,每点2分,共4分)甲菌株(1分) (3)前者微生物分散,活菌和死菌一起计数:后者存在多个活菌形成一个菌落的情况,且只计 数活菌(合理即可,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鉴定,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 力。(1)培养基的成分有碳源、氨源、无机盐和水等,从组成培养基的物质所含化学元素可 知,作为碳源的成分是吡啶,作为氨源的成分是吡啶和HNO)。(2)制作固体培养基时, 需要加入琼脂。根据图2可知,在添加了HNO,的培养基中,甲菌株和乙菌株都能生长, 对吡啶都有一定的降解能力,由于A处的降解圈大于B处的,说明甲菌株对吡啶的降解能 力大于乙菌株的;在没有添加NHO的培养基中,A处的降解圈变小,说明甲菌株对吡啶 的降解能力有所下降,而B处的降解圈与图1的B处孔大小相同,说明乙菌株不能增殖。 (3)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把死菌和活菌一起计数,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计活菌数,还可能存在多 个活菌形成一个菌落的情况,故前者的数量多于后者的。 18.(1)细胞质基质(1分)进人线粒体与O结合生成HO(2分) (2)没有(1分)线粒体呼吸链受损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受阻,丙雨酸会转化 为乳酸,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存留在乳酸中(3分) (3)催化乳酸和O2反应生成丙酮酸和HO2(2分)在相同条件下比较等量的酶B溶液与 FC1溶液对HO2的分解速率(合理即可,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特性和细胞呼吸,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验探究 能力。(1)图中①过程表示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少量的NADH,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 基质中。在有氧条件下,正常细胞中①过程产生的NADH进入线粒体与O2结合生成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