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三、2025年生物试卷、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校高2022级高三二模测试,教育小助手通过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生物试卷-2025年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校高2022级高三二模测试,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家长想要孩子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B.D-甘露糖会改变玉米细胞内各种具膜细胞器的分布 C.D-甘露糖会导致玉米细胞内的DNA被酶切成片段 D.D甘露糖作用后,被激活的蛋白酶家族各个成员所催化的反应底物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1、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大约95%来自线粒体,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特,嵴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内膜的表面积,线粒体内膜和基 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 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详解】A、由题意可知,在D-甘露糖作用下,玉米细胞的线粒体结构受损,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的主要场所,是玉米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之一,所以D-甘露糖会影响玉米细胞内ATP的合成,A正 确: B、细胞骨架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在D-甘露瞎作用下,一类蛋白醇家族被激活, 这些蛋白酵可以切制细胞骨架蛋白,所以D-甘露糖会改变玉米细胞内各种具膜细胞器的分布,B正确: C、由题意可知,在D-甘露糖作用下,一类蛋白酶家族被激活,这些蛋白酶能使DNA内切酶的神制蛋白 失活,即DNA内切酶的活性不再被抑制,DNA内切酶会导致玉米细胞内的DNA被酶切成片段,C正 确 D、酶具有专一性,所以D-甘露糖作用后,被激活的蛋白酶家族各个成员所催化的反应底物不一定相同, D错误, 故选D. 3.mi©roRNA及其在基因调控作用方面的研究获得了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表明,miR-140(一 种mi©roRNA)通过与K9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结合诱发肾癌,这为肾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K9基因突变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B.K9蛋白能调控细胞生长和增殖 C.miR-140阻碍了K9基因的转录 D.microRNA的基因编辑可用于肾癌的研究 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 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相反,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 调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详解】A、miR-l4O(一种microRNA)通过与K9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结合诱发肾癌,说明K9基因与 癌变相关,K9基因突变可能引起细胞癌变,A正确: B、miR-14O(一种microRNA)通过与K9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结合诱发肾癌,说明K9蛋白能调控细胞 生长和增殖,引起细胞分裂异常,B正确: C、miR-140通过与K9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结合阻碍了K9基因的翻译,C错误: D、microRNA的基因编辑可用于肾癌机理及治疗的研究,D正确。 故选C。 4.蓖麻毒素是一种分泌蛋白,它能使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失去活性。细胞分泌蓖麻毒素过程中通过高尔基体 以囊泡形式运输至液泡,在液泡中加工成成熟蓖麻毒素,再分泌至细胞外。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蓖麻毒素使核糖体失去活性会阻碍细胞合成蛋白质 B.蓖麻毒素的加工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的参与 C.蓖麻毒素在液泡中成熟可以防止其毒害自身核糖体 D.成熟的蓖麻毒素最终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分泌至胞外 【答案】D 【解析】 【分析】蓖麻毒素是一种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需要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 体,分泌蛋白通过细跑膜的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利用的细胞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蓖麻毒素使核糖体失去活性会阻碍细胞合成蛋白质,A正确: B、根据题意,蓖麻毒素是一种分泌蛋白,其加工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另外蓖麻毒素的成熟需要 在液泡中加工,B正确: C、根据题干,蓖麻毒素能使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失去活性,故蓖麻毒素在液泡中成熟可以防止其毒害自身核 糖体,C正确: D、蓖麻毒素是一种分泌蛋白,成熟的蓖麻毒素最终需要借助囊泡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D错误。 故选D。 5.玉米粒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玉米粒的形状由基因Bb控制,现用纯种黄色饱满玉米和白色皱缩玉米 杂交,下1全部表现为黄色饱满。F1自交得到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饱满66%:黄色皱缩9%:白色饱 满9%:白色皱缩16%。下列对上述两对性状遗传的分析错误的是() A,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F测交后代表型之比可能为4:1:1:4 D.基因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纯种黄色饱满玉米和白色皱缩玉米杂交,下1全部表现为黄色饱满,说明黄色饱满为 显性性状:F2中黄色:白色-75%:25%-3:1,饱满:皱缩-75%:25%-3:1,但四种表现型比例不是9:3:3:1, 说明两对相对性状分别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但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由分析可知,每对相对性状F:中性状分离比均为3:1,故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高定 律,A正确: B、由分析可知,F2的表型及比例为66:9:9:16,不符合9:3:3:1,说明两对相对性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 定律,即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正确: C、由题意黄色饱满66%、黄色皱缩9%、白色饱满9%:白色皱缩16%,说明F1产生配子 AB:Ab:aB:b=4:1:14,而测交时隐性纯合子只产生b一种配子,故F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为4:1:1:4,C正 确: D、纯种黄色饱满玉米(AABB)与和白色皱缩玉米(aabb)杂交,后代中黄色饱满和白色皱缩的比例较 大,说明AB和ab的配子较多,说明AB连锁,b连锁,即基因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且有Ab、 B配子,说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若基因A和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黄色和皱缩这两对性状的比例应该较多,D错误。 故选D. 6.与低氧适应有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由缺氧诱导因子(HF.1)在缺氧状态下,通过调控促红细 胞生长因子(EPO)基因的表达,而造成红细胞数目增加的现象,相关机制如图,其中甲~丁表示相关生理 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