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5年化学试卷、湖南省高三下学期“一起考”大联考(模拟二),教育小助手通过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化学试卷-湖南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起考”大联考(模拟二),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家长想要孩子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解析】蔗糖水解会产生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 放能量为生物体供能,A项错误。 2.D 【解析】SO2为共价晶体,不存在分子式,A项错误:π键的电子云为“肩并肩”结构,图中为 苯环中的σ键,B项错误;名称应为2甲基3-乙基戊烷,C项错误;苯胺为弱碱,与水作用产生 氢氧根,D项正确。 3.D 【解析】AgCI饱和溶液中加人少量蒸馏水稀释,因有AgC1固体存在,加水继续溶解,所以 c(C1厂)不变,C项正确,重结品过程不需要用到分液漏斗,需要用到普通漏斗和酒精灯,D项不 正确。 4.B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MO,+5H2O2十 6H+—2Mn2++5O2个+8HzO,B项错误。 5.B6.B7.B 【解析】5.第二电离能,即原子失去第二个电子的所需能量的大小。O、F、N的第二电离能 大小可以类比N、O、C的第一电离能,A项错误;HF和NH,中都存在氢键,HF在标准状况 下为液体,NH,为气体,B项正确;BF,是非极性分子,NF。是极性分子,C项错误;NH3和 PH,的中心原子都是sp杂化,N元素的电负性大,对成键电子对的吸引力强,成键电子对之 间的排斥力大,键角大,D项错误。 6.咪唑环上的C原子和N原子均发生sp2杂化,杂化方式相同,A项正确;1-丁基-3-甲基 咪唑阴离子中共面的原子最多为15个,B项错误;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属于离子化 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苯中大,C项正确:P℉。的中心原子P的价层电子对数为6,孤电子 对数为0,空间结构为正八面体,D项正确。 7.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体积大,离子键强度小,所以呈液态,A项正确:两种物质都是离 子晶体,熔点取决于离子键的强弱而非相对分子质量,A!原子半径大于B,故含A1的离子晶 体熔点反而低,B项错误:1号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参与形成了大π键,2号氮原子的孤对电子 没有参与大π键的共轭体系,可以自由地接受质子,因此碱性较强,C项正确:离子液体熔点 低,难挥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制造原电池电解质的理想材料。 【解析】①为sp3-sp3g键,②为sp3-sp2σ键,键长:①>②,A项错误:生成1molZ的同时, 生成HCl的量为2nmol,B项错误;Z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项错误:碳酸二甲酯与X进行酯 交换反应生成Z和甲醇,D项正确。 9.D 【解析】Zn电极上最终的转化产物为ZnO,外电路转移2mmol电子,Zn电极的质量会增 加而不是减小,D项错误。 10.B 【解析】调pH的过程可以用Zn(OH)2、ZnO等,此处也可以用Ca(OH)z,因为后续步深 可以除去加入的Ca+,若用氨水,会导致产物中混有NH时无法除去,B项错误。 11.D 【解析】氧离子占据顶点和体心,数目为8×日+1=2,铜离子均位于晶胞内部,数目为4, Cu和O的原子个数比为2:1,化学式为Cu2O,A项正确:铜离子周围紧邻且距离相等的铜离 子个数为12个,B项正确:每个晶胞的质量m= 兴设晶胞的棱长为xm,则有8x一 4(a十b),带人密度公式算得p= 2.88 X10”g/cm3,C项正确:晶胞内部的四个铜 [4(a+b)]3×NA 3 离子在四个小正方体的体心交错排列,因此正确的剖面图应为 D项错误。 12.C 【解析】加入5mol/L的H,SO,与Ⅱ形成对比,无气体放出,证明沉淀受到CI浓度的影 响,Cl结合形成[CuCl]2-使Cu还原性增强,B正确;CI浓度较大时,存在CuCl+2CI一 [CuCl]-的反应,可能导致白色沉淀CuCl不能稳定存在,CuC1溶于浓盐酸并非由于其具有 酸性,C项错误;实验Ⅱ、Ⅲ对比,H2源于H+被还原,当有C+存在时,未生成H2,可能是因 为Cu+或[CuCl,]2-氧化性强于H+,先于H+与Cu反应,D项正确。 13.B 【解析】投入等物质的量的反应物,容器Ⅱ的体积比Ⅲ小,浓度大,反应速率快,A项正确: 10min内消耗Cz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mol、0.6mol、0.4mol.0.2mol,容器I的体积最 小,压强最大,但在10in内消耗C2H。的物质的量却不是最大,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压强大导 致平衡逆移,因此可以判断容器I中10m时必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可以计算出其平衡常项错误:恒温条件下,Ⅲ中达到平衡后和I中压强平衡常数相同。由B项可知,I中达到平衡 后,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0.5mol,此时的压强p=1.5×24MPa=36MPa,各气体的分 压均为12MPa,则分压平衡常数K,=2MPaX12MPa=12MPa,C项正确;将容器N体积 12 MPa 压缩至1L,与容器I中形成等效平衡,转化率为50%,D项正确。 14.C 【解析】溶液I中加入了酸,促进BOH电离:溶液Ⅱ中加入了碱,抑制BOH电离,故溶液 I中的电离程度比Ⅱ中大,A项正确:对于溶液Ⅱ,K=cB*):O)=2X10,代人 c(BOH) c0H)=10mL,则有,微品=002.则[8品]-平%2-司B项正确:如A c(B)7 0.02 项所言,溶液I中加入了酸,溶液Ⅱ中加入了碱,两溶液混合过程中存在酸碱中和,不能按照两 个碱溶液混合进行计算,C项错误;溶液I中加入一定量NOH固体,导致I中BOH的电离 平衡逆移,BOH浓度增大,BOH跨膜进入溶液Ⅱ中,导致Ⅱ中BOH增大,BOH的电离平衡 正移,OH-浓度增大,pH也增大。 15.(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四面体形SO号或PCl等均可 (2)球形干燥管(1分)碱石灰 (3)70%左右的浓硫酸中,氢离子浓度最大 (4)观察气体流速(1分) (5)吸收Cl2中的HCl气体(1分)1:5(1分) (6)A1C1·6H,0+6S0Cl2△A1C1,+6S02↑+12HCI↑ 【解析】(1)S0Cl2中S原子上的孤对电子数=(6一2一2×1)/2=1,价层电子对数为4,因 此VSEPR模型名称为四面体形,SOCl2的等电子体有SO、PCl、NF3等。 (2)尾气的主要成分为SO2和C2,溶于水可以用碱石灰吸收。 (3)70%左右的浓硫酸中,氢离子浓度最大且有较强的吸水性,利于SO2扩散。浓硫酸可以干燥气体、防水解,同时还可以观察气体的流速。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