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三、2025年地理试卷、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联合统一调研测试,教育小助手通过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地理试卷-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2025年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家长想要孩子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16.(1)夜间地面辐射冷却,易形成逆温,大气状况比较稳定,对发射任务更为有利:整体环境亮度较低, 方便观测,有利于地面光学和测量设备跟踪目标。(每点2分,共4分》 (2)海南己有航天发射场,基础设施完善;海南航天产业基础好,产业链完善:商业航天市场需求量 大:政府政策支持。(每点2分,共8分) 补充说明:若学生答“纬度较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航天器发射成木低:临海,海运便利,航天 器运输成本低,且尺寸不受限制:海域广阔,利于发射安全和观测,便于回收”等建设文吕航天发射中心 的原因,最多给2分。 (3)推动海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效澄:提高中国航天的国际竞争力, 建设航天强国:吸引高端人才集聚,提升海南科技竞争力: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每点2 分,任答3点给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的情给分) 17,(1)春夏季节(1分)补充说明:只答“春季”或“夏季”,不给这1分,理由可的情给分 原因:春夏季节,盆地大风天气多,风力强劲:盆地沙漠分布范围广,沙尘多:春夏季节气温回升快, 地表干燥。植被覆盖率低,沙尘易被扬起。(每点2分,答满3点给6分) (2)光伏治沙对水资源的依赖与消耗更小:光热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光伏板的遮荫作用减少了地表 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提高板下植物的存活率: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经济效益更高。《每点2分,任答3 点给6分) (3)因地制宜,制定生态治理方案:加大对生态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生态治理应与经济发展相协 调:建立区域联防联治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制定长期生态治理规划,保证政策的连续性。(每点2分, 任答3点给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的情给分) 18.(1)气候:仁颜佣沟位于季风气侯区,夏季降水集中,此次降水强度大: 地形:流域内坡度大,汇流快,水流侵蚀搬运能力强: 水文水系:流域内沟谷众多,短时间内汇集大量水流: 土壤:林火产生的细小颗粒堵塞土壤孔隙,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 植被:林火破坏森林植被,产生大量碎屑物,地表物质易被径流侵蚀携带(易发水土流尖)。 (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甲海(2分) 依据:P,■R2/G心5✉052经计算甲沟的预警值约为0.52大于0.47,位于避难线以上,火后泥石 流发生概率很高(2分):Pz=RT/G“每0.33经计算乙沟的预警值约为0,33,位于安全线与警报线之间, 发生火后泥石流的概率较低(2分)。〔若计算数值没有结合预警值进行对比判断,则不给分》 (3)加强对森林火灾隐患区的排查:加强气象监测,实时预警:开展工程措施,如修建挂导槽、加固山 体等: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每点2分,共6分) 地理试卷解析 1。【解析】适宜淤灌的季节一般以夏季为好,因为夏季水量丰富、含沙量多,沙粒细,养分高,谈地质量 好,故选B 2.【解析】喷灌能增加空气湿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地形适应性更强:淤灌可以将河流泥沙引入田间 淤积,能有效增加土壤肥力,故选C。 3。【解析】淤灌时大量河水引入田间,水分蒸发旺盛:淤灌时泥沙在低洼处沉积,抬高地面,使地下水离地 表更深,同时泥沙覆盖在盐碱地之上,形成新土层:淤灌时大量淡水冲刷土壤,减轻土地盐碱化。故选D。 4.【解析】读图可知,广德位于长三角几何中心,距离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大城市较近,容易吸引 周边大城市人口前来康养旅游,并促进产业发展,地理位置优越是其突出优势。环境、政策、交通都对其 康养产业基地项目有重要影响,但并不是该市独有、突出的优势。故选C。 5.【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卢村靠近广德嫩区,配套设施较完善:有高速公路经过,临近高速铁路,交通 便利:背靠山脉,环境优美,最适合优先建设康养基地。城区不亲近自然,暂节虽有更多交通干线但离城 区较远且不靠山脉,四合处于群山之中,离城市距离较远且交通不便,综合考虑,卢村最适宜优先建设康 养基地,故选D. 6。【解析】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老龄化较严重,老年人口数量众多,有很高的康养需求,是 康养旅游产业的重要市场,所以D项年龄结构与康养产业关系最为密切。其他选项对康养产业的影响较小, 7.【解析】据图可知。该作物的生产重心位于长江流域。花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山 东、河南、辽宁等地,小麦和大豆在我国主要产区为华北、东北地区,油菜的主要产区位于长江流域,故 选A。 8.【解析】裁培技术的进步通常广泛应用于全国大部分产区或者在产区之间相对均衡地传播推广,材料未 提及栽培技术在西南地区有独特的革新,A项错误。市场需求对生产重心不会产生影响,B项错误。2000 年后由于东部城镇化发展速度快于西南地区,东部耕地减少,由于土地价格变化使油菜生产重心迁移,C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政策补贴情况,D项错误。故选C, 9。【解析】单一作物重心迁移难以使得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上升,A项错误。袖菜生产重心向西南移动,从 全国范国来看,油菜产地集中度越来越高,国内油菜生产布局正在逐步优化,B项正确。油菜生产重心向 西南方向移动,表明东部地区油菜种植规模减小,用地紧张得到缓解,C项错误,劳动力流动受多种因素 影响。该作物种植变化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变化相对有限,“大量”在此处表述不准确,D项错误。故选B。 10,【解析】据材料“一些民族适应了云南的生态环境而定居于此”可知,这些民族会选择适合木族群的 自然带聚居,即适合本民族生产方式的自然环境。藏族分布在高黎贡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适合发 展畜牧业,而非发展河谷农业,①错误,故选C。 11.【解析】云南省地势起伏大,导致水热组合多样,自然环境垂直分异明显,不同海拔对应的民族生产 生活方式不同,进而形成云南省民族垂直分布差异。故选B。 12,【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各民族由于分布的海拔高度不同,生产活动受制于水热条件,不能自给自足, 云南民族垂直分布为不同民族获取不同的商品提供了可能,不同的物资在各民族间交流,有利于经济和文 化交流往米,故A符合趣意,C不符合趣意:不同的海拔高度造就了不同的自然带,为不同的民族生存提 供了不同的条件,使得各民族生产方式多样,该现象是人地协调的结果,不会加刷人地矛盾、导致生态环 境恶化,B、D不符合愿意。故选A. 13,【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乙时段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脊点经度范围大致为112”E130 E,而甲时段西脊点的经度范闹大致为110°E120°E,相比甲时段,乙时段西脊点整体东移:乙时段6-8 月西脊点的斜率均大于甲时段,西脊点东移幅度较大,A项正确。 14.【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夏季副热带高压的西脊点可以判断副高的移动位置及强弱,乙时段西脊点偏 东,说明副高势力偏弱,雨带位置偏南,降水重心由华北地区东南向移至江淮地区,因此我国华北地区降 水会减少,江淮地区降水会增加,B项正确。 15.【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及第14题分析可知,乙时段夏季副热带高压的西脊点东移且逐月东移速率加快 使得我国华北地区降水周期缩短,降水总量减少,大气降水更加不稳定。完善排灌系统可提高农业防御干 早的能力,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且有助于减少土壤盐碱化问题,D项正确。防洪堤坝能有效抵徇洪水的冲 7.推测该农作物最可能是 A.油菜 B.花生 C.甘蔗 D.大豆 8.2000年后,影响该作物生产重心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栽培技术 B.市场需求 C.土地价格 D.政策补贴 9.该作物生产重心的变化,可能使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B.该作物生产布局优化 C.东部地区用地紧张 D.西部劳动力大量回流 云南省有26个民族,是我国民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居于不同的海被高度中,造就了 云南民族的垂直分布现象,其中一些民族是因数千年来适应了云南特定的生态环境而定 居于此的外来民族。图3为云南省高黎贡山部分民族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0 12题。 10.图3中的民族与主要农业生产活动对应正确的是 ①藏族一—河谷农业 ②哈尼族一—水稻种植业 ③傣族一一热带水果种植业 ④傈僳族一一茶叶种植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形成云南省民族垂直分布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分异 B.地势起伏 C.历史沿袭 D.风俗不同 12.云南省民族垂直分布会使 A.民族间经济相互依赖 B.当地人地矛盾加剧 C.民族间文化交流受阻 D.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