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地理试卷-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模拟

投稿时间:2025-03-02 15:41:51

试卷分类:高三地理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模拟,高中\高三\福建省\福建省厦门市\2024-2025学年下\地理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地理试卷-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模拟(图1)

地理试卷-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模拟(图2)


厦门一中2025届高三年周考(第一次)地理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D
A
B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A
B
A
C
C
D
1,当地春天升温至一定程度时,当地木棉会开花,也表明此时热量条件已经达到春耕
生产的要求,因此形成“木棉花开春耕动的说法,这个说法与降水、光照和土壤关系不
大,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2,木棉一稻田农林复合系统是当地人们在漫长农耕历史中选择的一种立体经济种植模
式,木棉根系发达,可以巩固田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③符合题意;调落的木棉花在
稻田分解成为养分,还可以调节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从而提高肥力,④符合题意:木棉
花吸引鸟和害虫的天敌,从而控制虫害,减少农药施用,⑤符合题意;提高产量、增加收
入,保护农耕文化多样性,这些不属于生态功能,①②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
意,排除ABC。故选D。
【点晴】昌江被称为“中国木棉之乡”,木棉树在县城内分布广泛,且大量生长在稻
田之间和周边地带,与当地稻田共同形成了梯田木棉、田弹木棉等独特的“木棉·箱四农
林复合系统”,也是全球木棉·稻田耕作模式分布面积最大、景观最完整、传统技艺保存
最完善的典型代表。
3。结合图中信息可知,都市圈发展归纳为图层式、辐射带动式、多点特色协作式等模
式,其中圈层式多出现在地形较为平坦且无明显障碍的区域(如西安),交通和经济活动
能够均匀向外扩展;辐射带动式则多出现在地形复杂的山区或河流分布密集区(如重
庆),受地形阻隔影响较大:多点特色协作式通常出现在需要克服不利地形影响的区域
(如遵义),通过多个节点的协作来促进整体发展,因此,地形是影响这些都市圈发展模
式差异的根本因素,C正确:经济、交通以及河流也会影响都市圈发展,但不是影响都市
圈发展模式差异的根本因素,ABD错误。故选C。
4,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多点特色协作式都市圈以中心城市为联系节点,同等级城市
联系更弱,D正确:结合上题可知,多点特色协作式通常出现在需要克服不利地形影响的
区域,因此山地地形对其影响较大,A错误:同等级城市之间联系更弱,因此都市圈协同
发展尚未成熟,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外围城镇规模较小,C错误。故选D。
【点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都市圆作为城市化的高阶形态,已经成为
承栽发展要素、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空间载体,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都市圈是以中心
城市为核心形成的圈层经济区,随着城市空间不断扩展和经济功能外溢输出,通过各种人
流、物流、经济流、信息流等方式,实现中心城市与区城的一体化。
5。据材料可知,末次冰盛期,冰川运动占主导,携带大量的碎屑物质,如岩石碎块、
砂、黏土等,形成众多冰碛垄,全新世气候转暖,古乡沟及天摩沟水流速度较快,大小不
等的碎屑物,随着地势突然变得平坦开阔,流速骤然下降,不同粒径的沉积物一起堆积,
颗粒分选性较差,A正确:碎屑物质搬运距离短,缺乏充分的滚动和磨蚀,颗粒磨圆度较
差,B错误;图中冲积扇的垂直节理不发育、层理结构不明显,CD错误。故选A,
高三地理周考(20250222)第8页(共7页)
6.结合材料可知,图中区域的植被覆盖率差异不大,A错误;古乡沟冲积扇位于帕隆
藏布江北岸,其物质来源流域位于阳坡,接受太阳辐射量更多,大气温度较高,冰川融水
量大,古乡沟冲积扇面积更大,B正确:距离海洋远近对于冲积扇面积大小的彩响不大,C
错误:区域内地区运动情况差异较小,D错误。故选B。
【点晴】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既侧向约束,其
携带物质便铺撒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里扇形,扇顶仲向谷口,立体上大政呈半埋蔬的
锥形。以山蕊谷口为顶点,向开闻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能。
7、从图片信息来看,地票的净流入和净流出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别是在渝中西、
渝东南和渝东北之间,因此区域内部发展并不均衡,故A错误;图片信息并未直接显示人
口迁移情况,而是显示了地票的净流入和净流出。由于渝东北地票净流出较多,这可能意
味着该地区有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被转让出去,但并不能直接推断出大量人口迁入,实际
上,地票的净流出可能反映了该地区的农村闲置土地较多,而非人口大量迁入,故B错
误;渝东南在地票交易中有净流入,但净流入的主要是建设用地指标(地票),而非实际
的土地面积,此外,地票的净流入量并不一定等同于实际获得的土地面积,故C错误:从
图片信息来看,渝中西地区的地票净流入量最大,这表明该地区有更多的建设用地需求,
可能用于城市扩张和城镇化建设,因此,可以推断出渝中西地区的城镇化速度相对较快,
故D正确。故选D
8,地票制度通过复垦农村闲置土地并转化为建设用地指标,促进了城乡之间的土地和
资金流动,从而增强了城乡之间的地域联系,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地票制度通过将农
村闲置土地复垦为耕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土地浪费,故B正确,不符合题
意:通过转让建设用地指标给城市用地需求方,地票制度为农村带来了资金收入,但说它
“扩大”了乡村到城市的资金流不太准确,因为资金流是双向的,且地票制度主要促进了城
乡之间的土地和资金交换,而非单向的资金流动,C错误,符合题意:地票制度通过提供
建设用地指标给城市用地需求方,促进了城市的扩张和城镇化进程,故D正确,不符合题
意。故选C。
【点晴】地票制度是以地票为手段,将农村低效建设用地转化为城市建设可利用的发
展空间,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动态置换,同时保证区城耕地总量不变,实现占补平衡。
9。班戈错是藏北的内陆盐湖,流域内无冰川雪山,③⑤错误: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263.9mm,班戈错的补给水源包括降水、河流水,11月至次年4月为早季,几乎无降水,
但水位离均率大于100%,说明补给水源有地下水:①②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
选B。
10.11月至次年4月为早季,几乎无降水,冬季几乎无降水,34月气温回升,流域
内无冰川雪山,补给水源不会增加,A错误:由图可知,5-6月班戈错月水位离均率达到
最低值,5-6月入湖水量仍较少,气温迅速回升,蒸发量增强,导致5-6月班戈错月水位
离均率达到最低值,B正确:79月离均率增加,说明当月水位高,蒸发增强,水位降低,
C错误:9月至次年3月水位离均率降低,说明湖水水位降低,主要是降水量减少,入湖
水量减少所致,与封冻无关,D错误。故选B。
【点晴】河流补给类型有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湖泊沼泽
补给、地下水补给。
11.根据所学可知,阔叶乔木适合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针叶乔木适合冷干的环境生
长,陆生草本适合干早的环境生长,蕨类适合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由材料“研究发现孢粉
带3中的乔灌木多为阔叶乔木,其余时期均以针叶乔木为主”,再结合表中数据乔灌木的比
例升高,陆生草本的比例降低,崇类的比例先升高后降低,推测该地温度整体先升后降,
湿度整体上也是先升后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漠河盆地位于大兴安岭北部,纬度较高,在冰期时,受高
纬度冷源的影响更大,气候变化更为剧烈,湿度变化幅度也会更大;大兴安岭南部纬度较
低,且受山脉阻挡,受高纬度冷源影响较小,湿度变化幅度较小,①正确。间冰期气温升
高,蒸发强导致气候变干,②错误。漢河盆地纬度更高,冻土层更厚,由材料可知,多年
冻土对气候变化有一定的放大作用,使气候变化更剧烈,湿度变幅更大,③错误,④正
确。①④正确,故选B,
【点睛】冻土对气候的影响:1碳储存与释放:冻土储存大量有机碳,全球变暖导致
冻土融化,释放二氧化碳和甲抗,加剧温室效应。2反服率变化:冻土表面县有高反服
率,融化后地表变暗,吸收更多太阳辐射,加速升温。3水文循环:冻土融化改变地表水
和地下水分布,影响区城气候和生态系统。4生态系统变化:冻土退化影响植祓和动物栖
息地,改变碳循环和气侯反馈机制。
13。读图分析,27日17时,该海雾观测站的风向为西北风,由此推测气旋中心位于
测站的东侧(测站位于气旋中心的西侧),A正确: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从四周向中
心辐合,气旋中心东侧吹东南风,北侧吹东北风,南侧吹西南风,BCD错误。故选A。
14.读图分析,28日11时后,该海域风向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西南风来自较低纬
度的海域,气温较高,水汽充足;暖湿的西南风遇到温度较低的海面,水汽易冷却凝结,
形成海雾,.使大气能见度降低,A错误,C正确;风速加快会加速海雾消散,使大气能见
度升高,BD错误。故选C。
【点晴】雾形成的气象条件。首先,空气中需含有充足的水汽,这是雾形成的基础。其
次,气温需降至露,点以下,使水汽凝结成微小水滴悬浮于空气中。通常,夜间或清晨地面
辐射冷脚较强,客易达到这一条件。此外,风递校小或无风环境有利于雾的形成,因为强
风会扰乱水汽的凝结过程。地形也起到重要作用,如山容、盆地等地形容易积聚冷空气,
促进雾的形成。另外,大气层结稳定、逆温层的存在也有助于雾的维持和扩散。
15.材料信息表明,春秋分在丁处观测到日出在乙处山顶,而春秋分日出正东,表明
乙处位于丁处正东方向,若丁处的人观测到日出在甲处,表明此日当地日出东北,应日落
西北,且日出东偏北的角度与日落西偏北的角度相同,则当日丙处日落方向也应是西北,
且西偏北的角度与乙丁连线和甲丁连线夹角相同,图中显示,甲丁连线、丙丁连线与乙丁
连线的夹角相同,因此当日丙处的人看到日落应在丁处,C符合题意,排除ABD。
16。材料信息表明,一年中在丁处观测只有一次日出分别在甲处和丙处山顶,表明日
出甲处(东北)时应为夏至日,日出丙处(东南)时应为冬至日,丁处在冬至日昼长和夏
至日的夜长相等,则昼长之和为24小时,D正确:丁处在冬至日昼长最短、夏至日昼长最
长,白昼时长不同,则日出时间也不同,AC错误;当地位于法国、德国、瑞士三国交界
处,纬度接近50°,当地冬至日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之和不等于90°,B错误。故选D。
【点晴】太阳方位规律: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有太阳升落现象的各地东北升西北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下载插图

高三地理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