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25-X-007C-1 高三模拟卷一(2.9-2.10),高中\高三\河南省\2024-2025学年下\生物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卷一·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细胞中其有运输作用的物质除载体蛋白、通道蛋白外,还有tRNA等,A错误:多肽链形成后一般需要依 赖氢键和二硫键等盘曲折叠形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B正确:大部分醇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 醇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或核糖、磷酸及含氮碱基,C错误:糖类可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 为糖类,D错误 2.D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都属于原核生物,含有生物膜,但无生物膜系统,A错误: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 体都属于原核生物,均只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不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错误:头孢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 胞壁的合成,使细菌细胞破裂,而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所以头孢霉素对支原体肺炎不起作用,C错误:肺炎链 球菌和肺炎支原体都属于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D正确。 3.C肌糖原不能直接水解为葡萄糖,A错误: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人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不会 使血浆H大幅下降,B错误:人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同时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以葡萄糖为底物时,肌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C0的产生量等于O,的吸收量,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O2也不产生C)2, C正确: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ATP,D错误 4.C图1中生理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ATP合酶具有运输H和催化ATP合成的功能,A错误:图1中 膜两侧H浓度差的形成除依赖于蛋白质I、Ⅱ、川运输H+至膜间隙外,还与O,消耗H+合成水有关,B错 误:与正常人相比,线粒体解偶联综合征患者由于ATP合成受阻,消耗等量的葡萄糖产生的热能更多,C正 确:由图2可知,线粒体解偶联综合征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2一定是杂合子,D错误。 5.C由题干可知,肾脏中存在两类驻留巨噬细胞,即骨髓来源的巨墓细胞和胚胎来源的自我维持的巨噬细胞 (SMC),骨髓来源的巨噤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SMC是由胚胎细胞分化而来的,A错误:骨髓来 源的巨噬细胞和SMC中核DNA相同,由于基因发生了选择性表达,两种细胞中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B 错误:巨噬细胞的运动随着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而加快,SMC缺失会使肾交感神经活性减弱,肾小球滤过率 和水盐排泄均增加导致体重下降,可推出肾脏交感神经除了接受中枢调节外,还受到肾脏SMC的调节,C正 确: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由垂体释放的,D错误 6.A某双链DNA的两条链均被P标记,将其置于不含P的培养液中复制4次后,产物中含品P的DNA只 有2个,A正确,DNA复制需要解旋酶的催化,而基因转录不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不仅具有催化RNA 合成的作用,也具有解旋的功能,B错误;DNA复制中碱基互补配对的类型有:A一T,T一A,C一G,G一C,基 因转录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类型有:A一U、T一A,CG,G一C,C错误;子链DNA和子链RNA的合成方 向都是从5到3',D错误 7.B基因型为ABb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型,比例为9:1:1:9,可能原因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 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非等位基因的 重组,B正确 8.A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A错误:地理隔离和花期不同限制了两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正确:突 变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正确。 9.C鲁宾和卡门探究O中氧原子来源的实验中,两组实验均为实验组,该实验属于对比实验,A正确:蔡斯和赫 尔希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利用S和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B正确;探究土壤中分解者的作用实验中,实验组要进行灭菌处理,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对照组的土 壤不进行任何处理,该实验利用了诚法原理,C错误:摩尔根探究果蝇白眼基因的位置实验中使用了假说一演 绎法,D正确 10.C人受到惊吓时,兴奋经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产生肾上腺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A错误:当人体 内皮质醇含量低于正常值时,皮质醇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B错误:肾上腺素作为信息分子,在 血糖平衡调节中可升高血糖,在体温平衡调节中可增加产热量,C正确:醛固酮属于固醇类激素,其受体位 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内部,D错误 11.D自主神经系统只属于传出神经,A错误;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B错误: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 经系统的一部分,C错误: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D正确。 12.ACOP1基因突变体无法合成COP1蛋白,且无论在暗处还是光下生长时,均表现为光形态建成,因此,图 d幼苗表现为光形态建成,A错误;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可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故两者可能都参与,了促进下 胚轴伸长的过程,B正确:由于COP1基因突变体无论在暗处还是光下生长时,均表现为光形态建成,可知 C)P1蛋白是一种光形态建成抑制因子,进而推出过量表达COP1蛋白的植株在光下可能表现为光形态建 成抑制,C、D正确 13.D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因受到气候、食物、天敌等影响,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不一定增长,A错误: 将10L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接种量增加1倍,K值基本不变,因为环境资源量未变,B错误;食物、空 间都属于影响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气温属于影响种群数量的非密度制约因素,C错误:调查土壤中蚯 蚓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D正确。 14.A种植绿肥作物,固氨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可能增多,可能会改变土壤中微生物的物种组成,A正确:农田 种植绿肥作物后,依然要定期施用氨肥,因为农作物不断输出,农田生态系统中氨元素不能循环利用,B错 误:酶和ATP均含有N元素,但脂肪的元素组成只有C、H,O,C错误;根瘤菌可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 氮的养料为豆科植物提供氮肥,D错误 15.D在果酒发酵的基础上进行果醋发酵,需开盖通人氧气并升高温度,A错误:泡菜发酵过程不产生CO2, B错误:腐乳发酵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肽和氨基酸,C错误:酱油是利用 黑曲霉菌产生的蛋白酶将原料中的蛋白质分解为肽和氨基酸,经淋洗、调制而成的,D正确。 16.A限制酶切割一次需切断2个磷酸二酯键,形成2个新的游离的磷酸基团,A正确;一种限制酶不一定只 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如HindⅡ,B错误;用AluI切割得到的是平末端,E.coli DNA连接酶只能将具有互 补黏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不能连接平末端的DNA片段,C错误;BamH I和Sa3AI切割形成的 片段进行重组后,BamH I不能识别并切制重组片段,而Sa3AI可识别并切制重组片段,D错误。 17.(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蓝紫光和红 (2)6-苄氨基嘌呤(6-BA)高温胁迫后施加6-BA对净光合速率、总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的降低缓解程 度最大,对丙二醛的升高缓解程度最大(合理即可,2分》 (3)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容易合成(写出两点即可,2分) (4)非气孔因素高温胁迫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和气孔导度(Gs)均显著降低,胞间CO)浓度(C)却显 著上升(合理即可,3分) 【解析】(1)烟草叶片中的叶绿素分布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2)据图分析,施加 的外源物质6-BA最能缓解烟草的“高温逼熟”现象,理由是高温胁迫后施加6-BA对净光合速率、总叶绿 素含量、气孔导度的降低缓解程度最大,对丙二醛的升高缓解程度最大。(3)6-BA是细胞分裂素类似物, 网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体内产生的细胞分裂煮相比,6:BA具有的优点有原料广泛、效果稳定,作用 持久。(4)据图分析,高温胁迫后叶片净光合速率(P)的下降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导致的,理由是高温胁 迫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和气孔导度(Gs)均显著降低,胞间C),浓度(C)却显著上升, 18.(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内协助扩散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实现细胞间信总交流(2分) (2)不属于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或反射弧结构不完整) (3)抗原(或该种病毒)与B细胞直接接触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2分)】 细胞因子 【解析】(1)在气味分子的刺微下,嗅觉神经元细胞膜上的N通道打开,Na内流,由于细胞外的Na浓度 显著高于细胞内的Na+浓度,故这种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图2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和 信息交流的功能。(2)在气味分子刺激下,机体产生嗅觉和味觉的过程不属于反射,原因是未经过完整的反 射弧。,(3)特异性免疫过程中B细胞的激活需要两个信号,分别是抗原与B细胞直接接触,辅助性T细胞 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还需要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 19.(每空1分,共8分) (1)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消费者 (2)不屈于栖息空间和食物 (3)直接 (4)中华斑羚用于自身生长、发有和繁殖中华斑羚(上一营养级)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时逐级递减(合理即可) 【解析】(1)五岳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只含有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 的生产者和消费者。(2)五岳寨的落叶松林中落叶松植株高度参差不齐,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只属于种 群的空间特征。该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的分层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3)五岳寨是集旅游 观光、避暑度假、科学考察为一体的风景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4)图中表示中华斑羚的 同化量,b表示中华斑羚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金钱豹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中华斑羚(上 一营养级)的同化量。金钱豹所在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小于中华斑羚所在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原因是能量沿 着食物链传递时逐级递减。 20.(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2分) (1)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启动基因编码区的转录复制原点(1分) (2)F1、引物R (3)MFα基因编码链中存在TAG,转录后会形成终止密码子UAG,使翻译到此结束(3分)》 (4)GZ基因编码链的第一个碱基与NotI识别序列的最后两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导致mRNA的密码 子被错位读取(3分)增加(1分) 【解析】1)质粒YE上PGK是启动子,其作用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启动基因编码区的转录 图1中质粒YE图谱未标出的必要元件是复制原点。(2)利用PCR检测融合基因是否形成,可选用图2中 引物F.引物R:对连接产物进行扩增。 (3)对融合基因和质粒YE分别酶切并连接后得到重组质粒,将重 组质粒导人酵母菌细胞中进行表达,检测发现融合基因转录出的mRNA序列正确,翻译出的蛋白质中却只 有信号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图3融合基因编码链的序列,发现在MFα编码序列对应的最后三个碱基是 UAG,属于终止密码子,翻译至此时翻译终止,故翻译产物中只有信号肽的氨基酸序列。(4)科研人员对 (3)中的问题进行修正后,即删除MF:缩码序列的最后三个碱基,然后重新构建了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导 人酵母菌细胞中进行表达,检测发现融合基因转录、翻译出的融合蛋白质中信号肽的氨基酸序列正确,而 GuZ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却与葡聚糖酶不同。分析图3可知GuZ基因编码链的第一个碱基与NtI识别 序列的最后两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导致mRNA的密码子被错位读取,具体修改方案是在扩增GuZ使 用的引物F的3'端增加1个碱基。 21.(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套袋·授粉·套袋 (2)12 零论坛(课件、试卷)下载 (3)2(两)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 ▣ (4)5 (5)纯合的卵圆形叶三体植株(2分)F:中菱形叶:卵圆形叶=1:8(2分)F2中菱形叶:卵圆形叶= 113(2分) 【解析】(1)该植物属于雌雄同株,单性花,故该植物进行杂交时,对雌花的操作是套袋→授粉→套袋。(2)该 植物(2=24)属于雌雄同株,无性染色体,若测定该植物的基因组,需测定12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3)F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高茎:紫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39:13:9:3,其中紫花:白花= 13:3,属于9:3:3:1变式,故该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花色与株高的遗传遵循基 因的自由组合定律。(4)该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A/、B/b表示两对等位基因,白花基因 型是aaB,则F:中的紫花群体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有5种,分别是AABB、AAB弘、AAbb Aabb、aabb。(5)为探究E/e是否位于3号染色体上,可用该突变株与纯合的卵圆形叶三体植株杂交得F1, F随机传粉得F,观察并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若E/©位于3号染色体上,则F的基因型和比例为 1/2EEe、1/2Ee,F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E:e:Ee:EE=5:4:2:1,则F2中菱形叶:卵圆形叶= 1:8:若E/e不位于3号染色体上,则F,的基因型为Ee,F随机传粉,Fe中菱形叶:卵圆形叶=1:3。 9.下列关于实验方法或实验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 实验方法或原理 A 鲁宾和卡门探究O,中氧原子的来源 对比实验法 蔡斯和赫尔希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同位素标记法 探究土壤中分解者的作用 加法原理 D 摩尔根研究果蝇白限基因的位置 假说一演绎法 10.肾上腺分为髓质和皮质两部分。下图为肾上腺素、皮质醇和醛固酮分泌的部分调节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交感神经 分泌 肾上腺随质 一肾上腺素 神经 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 皮质醇、 醛固酮 A.人受到惊吓时,兴奋经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产生肾上腺素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B.当人体内皮质醇含量低于正常值时,皮质醇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 C,肾上腺素作为信息分子,可参与血糖平衡调节和体温平衡调节 D.醛固酮的受体位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细胞膜上,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吸收N+排出K 11.自主神经系统在机体的稳态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 B.自主神经系统不受意识的支配,所以完全自主 C,自主神经系统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D.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12.COP1蛋白与植物光形态建成有关。如图所示,当植物幼苗在有光条件下,其下胚轴缩短, 子叶大且伸展,植物呈绿色,称为光形态建成。当植物幼苗在暗处时,其下胚轴极度伸长,幼 苗顶端弯曲,子叶小而不展开,植物呈黄化,称为光形态建成抑制。COP1基因突变体无法 合成COP1蛋白,且无论在暗处还是光下生长时,均表现为光形态建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黑暗,野生型 b光照,野生型 c,黑暗,COP1基因突变体 d光照,COP1基因突变体 A.推测图d幼苗表现为光形态建成抑制 B.赤霉素和生长素可能参与了促进下胚轴伸长的过程 C.COP1蛋白是一种光形态建成抑制因子 D.过量表达COP1蛋白的植株在光下可能表现为光形态建成抑制 13.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一定增长 B.将10mL酵母菌培养液中的摩母菌接种量增加1倍,K值也随之加倍 C.食物、空间及气温都属于影响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D.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