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二生物 高二地理 高二历史 高二思想政治

历史试卷-湖南省金太阳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5-02-14 12:50:57

试卷分类:高二历史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湖南卷】湖南省金太阳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中\高二\湖南省\2024-2025学年上\历史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历史试卷-湖南省金太阳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图1)

历史试卷-湖南省金太阳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图2)


高二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B【解析】材料呈现了从西周实行分封制到春秋时期部分诸侯国出现县的设置,再到战国时
期各国普遍推行那县制这一过程,清晰地展示了地方行政制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
了逐渐演变过程,体现了渐进性,故选B项:材料只是展示了郡县制逐渐发展的过程,并不能
由此得出郡县制完全取代分封制具有必然性的结论,因为在战国时期仍可能存在分封制的残
余,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诸侯国纷争的原因,主要涉及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所以与战国
时期诸侯国纷争的主要原因无关,故排除C项:虽然战国时期普遍推行都县制,但不能绝对
地说分封制在战国时期已无作用,有可能其在某些方面或地区仍有一定影响,材料也未表明
分封制完全失效,故排除D项。
2.A【解析】材料“属国能够对归附民族进行集中管理,保留其原有的社会组织”可以体现汉朝
政府的治边政策,故选A项:秦朝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故排除B项:
材料主要体现汉朝中央政府因地制宜的边疆政策,未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故排除C项;材
料主要反映的是属国对归附民族的管理,没有涉及中央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交流,故排除
D项。
3.C【解析】唐太宗进行律法改革,秉持“宽仁慎刑,明正典刑”观念,减少酷刑并设立死刑复
奏制度,这些措施体现了对刑罚的革慎使用,有利于推动法律更加公正和人性化,对于缓和社
会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故选C项:“消除了社会犯罪现象”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A项:道
家无为思想强调顺应自然,不干预,而律法改革是积极的政策调整行为,故排除B项:唐朝时
期,士族门阀特权已经逐渐被削弱,这些律法改革措施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公正举措,它们的推
行并非为了巩固士族门阀特权,故排除D项。
4,A【解析】王安石认为北宋贫苦是因为生产过少,农民贫苦是因为土地兼并和繁重徭役,所
以他主张抑制土地兼并,减轻农民的徭役负担,故选A项:材料明确指出北宋国家贫苦不是
因为开支过少,增加开支以刺激生产与王安石的观点相悖,故排除B项:王安石并没有主张将
土地收归国有并重新分配,他的重点是要抑制兼并和诚轻徭役,故排除C项:提高赋税会加
重农民负担,这与解决农民贫苦问题背道而驰,且与王安石的改革理念不符,故排除D项。
5.C【解析】材料指出,朝廷在福建开采铁矿后,因人力挑运矿石存在耗费大、效率低的问题,
后来悠建了专门运输道路并用马车运输,使情况有所好转。这表明通过交通运输建设,运输
能力得到了提高,故选C项:材料主要讲的是福建铁矿的运输情况,未涉及长途贩运对北方
经济的提升作用,故排除A项:运输工其只是影响效率的一个因素,“决定”说法过于绝对,材
料中运输能力的提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运输道路的修建和运输工具的改变,
故排除B项,材料重点在于说明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运输效果的影响,而非福建铁矿资源是否
丰富,故排除D项。
6.A【解析】根据表中人物的主张可知,其都强调了改革科举制度的必要性,故选A项:材料中
没有体现废除八股取士遭到强烈反对,排除B项:维新变法未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排除C
项:科举选官制度开始发生嬗变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7.B【解析】1935年底,国民党中央势力在川、黔站稳脚跟后,蒋介石将川、滇、黔视为中华民国
复兴的根据地,并认为其巩固后可战胜强敌、恢复失地、复兴国家,这清楚地表明国民政府认
识到了西南地区在战略上作为后方的重要地位,故选B项:1935年底红军长征已到后期,此
时国民政府的重点不是全力北上“围剿”红军,且材料未体现此意图,故排除A项:材料未提
及“攘外必先安内”方针,故排除C项:1935年底日本全面侵华尚未开始,国民政府也远未完
成抗战准备,故排除D项。
8.C【解析】材料“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
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选C项:《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故排除A项:“实现了民族地
区经济的均衡发展”表述错误,故排除B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
利,故排除D项。
9.D【解析】材料中中国及时派出代表参加二十国集团部长级会议,2001年中俄哈吉塔乌六国
共同成立了上合组织,2009年建立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些举措体现出中国积极参加地区
治理和全球治理,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故排除A项:材料中中国不
仅维护国家利益,也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比较综合国力,故排除C项。
10.B【解析】材料指出古代雅典抽签选举制为避免任性采取预防指施,即新官员要接受试验,
但试验重点在于品行和家族以及是否有祖传田产,而非能力和才干。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虽然有一些机制来规避问题,但仍存在不合理之处,且没有把能力和才干作为重要考量因
素,这体现了民主政治存在一定的缺陷,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精英治国理念,且抽签选举
本身不是精英治国的体现,材料重点在于强调其缺陷,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雅典民主
运行机制的不合理,不能说明其成熟,故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公民道德素养的实际情况,
主要是说选举机制的问题,故排除D项。
11.D【解析】庄园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环境,庄园法庭在处理纠纷时会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这
是一种适应庄园特殊环境的表现,因为庄园内部相对封闭,风俗习惯在其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力,考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解决纠纷,以维持庄园秩序,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审判结
果缺乏一致性,只提及会考虑风俗习惯,没有表明结果的差异情况,故排除A项:庄园法庭
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依据庄园习惯法进行裁决的,不能由此得出它不严格依据法律的结
论,故排除B项:考虑风俗习惯是适应庄园环境的合理举措,不是过度依懒行为,故排除
C项
12.A【解析】17世纪初,荷兰商人创建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发展出近代信贷、金融、簿记
体系。到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新的国际转运贸易中心与货币金融中心。这表
明荷兰的商业理念先进,通过创建新型贸易公司和发展金融体系,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
位,主导了当时的国际贸易格局,故选A项:新航路的开辟促使商业革命的发生,故排除B
项,C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荷兰在商业和金融方面的成就,不能直
接由材料得出其经济实力强大,推动世界市场发展的结论,故排除D项。
13.A【解析】根据材料“其数量受到一定限制,例如美国高级专业技术类文官中政治任命文官
不应当超过15%”,可得出利于防止总统权力的滥用,故选A项:美国的上述规定不能提高
政府行政效率,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这一规定完善了官员选用和管理,排除C项:美国
的政治制度不能避免官员营私舞弊行为,排除D项。
14.B【解析】根据材料“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国家”“君主的权力直接来自上帝而不是教
皇”可以得出,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故选B项:文艺复兴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故排除A项: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加强,加剧了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故排除C项:专制王
权的发展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项。
15.C【解析】列宁在1921年底提出要从国家资本主义再后退,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
原因是商品交换未取得成果,私人市场更强大且买卖、贸易取代了商品交换,这表明列宁在
实践中不断探索,认识到当时经济发展需要更灵活的市场调节方式,故选C项:列宁并非完
全否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争时期有其积极意义,故排除A项:材料
未体现私人资本对政权的威胁,故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要从国家资本主义后退,利用市
场调节,不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排除D项。
16,C【解析】漫画中出现苏联轰炸机“伊尔-28”和古巴游击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可知,苏
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引发了古巴导弹危机,这是美苏争霸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进而可得出
漫画揭示了美苏在这一时期的紧张关系和争稀的实时态势,故选C项:漫画主要体现的是
美苏之间的争霸,而非讽刺帝国主义阵营的霸权,故排除A项:漫画重点不在反映古巴独立
运动面临困境,故排除B项:漫画中没有涉及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的内容,故排除D项。
17.(1)特点:古代官员选拔途径相对固定:科举科目多样:考核全面且有奖惩机制:考核制度不
断发展变化。(4分,答出两点即可)近代随形势变化不断探索:现代新中国建立全新体系。
(2分,答出一点即可)
(2)标题:中国官员选拔管理之变:人才与历史的交织。(2分)
隋唐时期,科举制打破门第限制,以儒家经典为内容,使寒门子弟得以凭借才学入仕。当时
考试科目多样,明经、进士常科与制科为朝廷广纳人才。官员考核兼顾政绩与品德,奖惩分
明,推动社会繁荣,为人才选拔立典范。宋朝科举增加股试,皇帝亲考,使选拔更严格,凸显
对人才质量重视。但官、职、差遣分离虽加强中央集权,却导致官僚臃肿,一定程度影响行政
效率。明清时期,科举制僵化,八股取士将内容与格式限于四书五经,束缚知识分子思想。
不过,清朝完善了监察体系,严格监督惩处官员贪污、读职行为,维持政府运转。近现代,中
国积极探索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清末新政改革科举,设经济特科等新科目,选拔有新思想的
知识人才。民国引入西方文官制度,依据专业知识和能力选拔行政人员,推动行政管理现代
化。新中国建立民主选举、考核、监督的干部选拔管理体系,以德才兼备、为人民服务为标
准,为国家建设培育众多优秀干部。(9分)
总之,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演变影响深远。从隋唐到近现代,各阶段制度变革反映人才需
求转变,推动国家发展。(1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提取码:30lt79
  • 百度云盘 『 提取码:gw5z
下载插图

高二历史最新

更多>>

高二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