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卷】福建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9月开学大联考(金太阳25-023C)(9.6-9.7),高中\高三\福建省\2024-2025学年上\物理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A.苹果从接触缓冲层到离开缓冲层的过程中,动量变化量的大小 一苹果 为m(功一孙) B.苹果从接触缓冲层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速度一直在诚小 缓神层 C苹果从速度为零到以速度离开缓冲层的过程中,速度一直在增大 D.苹果与缓冲层接触的过程中,缓冲层对苹果的冲量大小为m(%十十g△) 4.大量处在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向外辐射三种波长不同的光子,三种光子的波长 分别为A:,入:,A:,且有入1>入2>入3,波长为入:的光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n=4 B.波长为入:的光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C.λ=A:十Ax D.同一三棱镜对波长为λ,的光的折射率比对波长为λ,的光的折射率大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5.我国首艘熔盐堆核动力集装箱船的设计方案中涉及的核反应中的一个环节是多T(钍)衰变 为骨Pa(镁),关于此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衰变方程为号Th+留Pa十-e B.号Th的比结合能比蜀Pa的大 C,衰变放出的电子来自原子的核外电子 D.需Th(钍)的半衰期与外界压强,温度等无关 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Q为波上的两个质点,其 平衡位置坐标分别为xr=2.5m,xo=5.5m,质点P在接下来的5s内完成了10次全振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国 A.P点的振动比Q点滞后半个周期 2 B这列波的频率为2Hz 0 C,这列波的被波长为6m 2 4 D.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3m/s 7.斯特林循环的p一V图像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 再回到状态a,整个过程由两个等温和两个等容过程组成。在a→b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 量为12J:在b→c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25J:在c·d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 45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在状态a的内能小于在状态c的内能 B.c*d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为25J C.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外界所做的功为33J D.cd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单位器壁面积上分子碰撞的次数增加 8.如图所示,S、S:是同一种介质中的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相干波 0 源,它们振动的频率为15Hz,振动方向垂直于直角△SS2P所在的平面,在介质中形成的机 械波的波速为9m/s。在△S,SP中,SS2=2m,∠S,=53°,∠S:=37,取sin37°=0.6, c0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S2的中点为振动加强点 BP点为振动减弱点 C.S,S2上有4个振动加强点 D.S,P上有2个振动减弱点 三、非选择题:共60分。其中9一11题为填空题,12、13题为实验题,14~16题为计算题。考生 根据要求作答。 9.(3分)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 射的X射线中,部分波长发生改变,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光子 电 我国物理学家吴有训进一步证实了该效应的普遍性。如图所 碰撞简 碰撞后 示,一个光子和一个静止的电子相互碰撞后,电子向某一个方向运动,光子沿另一个方向散射出 去,散射光子的频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 (填 “波动性”或“粒子性”)。 10.(3分)如图甲所示,一水平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M、N两点问做简谐运动,以向右为 x轴正方向,振子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0.4s时振子的速度与加速度方向 (填 “相同”或“相反”"),振子在任意1.2s内通过的路程为 cm,振子的圆频率为 rad/s. /国 2V3 12 0.6 1.824h -2V3 11.(3分)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当用单色 光(光子能量为4.7©V)照射到光电管阴极上时,电流表示数大于零。 阴极 光电管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触头c,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2.4V时,电流 表的示数为0,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 eV,用光子能量为 5.0©V的单色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V,对应的遏止电压为 V. 12.(5分)小明同学利用力传感器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创新实验,请回答 下列问题: (1)按照图甲所示的装置组装好实验器材,用刻度尺测量摆线(悬点到摆球最顶端)的长度 :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d= mm. 3 en 10 20 42344561 乙 丙 (2)实验时用拉力传感器测得摆线的拉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当地的重 力加速度可表示为g (用题目中的物理量d、46、o表示)。 (3)在实验中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B.以摆球直径和摆线长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C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13.(7分)刘同学在进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 (1)该同学先取1.0mL的油酸注入2000mL的容量瓶内,然后向瓶中加人酒精,直到液面 达到2000mL的刻度为止,摇动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酒精溶液。然后 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人量筒,滴了25滴时量筒恰好达到1.0mL。则一滴溶液 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 m2. (2)接着该同学在边长约为50cm的浅水盘内注入约2cm深的水,将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 水面上,再用滴管吸取油酸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水面上的油 酸膜尽可能铺开且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绘出油酸膜 的形状。 (3)将画有油酸膜形状的玻璃板放在边长为1.0am的方格纸上,算出完整的方格有126个,大于 半格的有21个,小于半格的有19个。则计算油酸分子直径时油膜的面积为 c,油 酸分子的直径约为 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该同学分析实验时查阅资料,发现自己所测的数据偏大,关于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下列 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油酸未完全散开 B油酸溶液的浓度低于实际值 C.在向量筒中滴入1mL油酸酒精溶液时,滴数多计了 14.(9分)如图所示,某种透明材料制成的三棱镜的横截面ABC为等腰三角形,其底角∠A= 30°,底边AC的长度为d,D点为底边AC的中点。现有一细光束从棱镜的AB边垂直射人, 恰好在AC边上的D点发生全反射,并从C边垂直射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求: (1)该透明材料的折射率: (2)光在棱镜中传播所用的时间t。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