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大西北 分类:经济论文 时间:2024-11-21 10:11:04浏览: 人
大学生经济类毕业论文范文
网购类
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有效进步获取信息情报的才能,语言和文字表达的才能,社会活动、交往、调研的才能等等。下面是为大家的大学生经济类毕业论文,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开展自身业务与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成为商业银行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进展系统分析,并提出提升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才能的详细途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社会责任
一、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概念及特点
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开展过程中承担重任,其社会责任的履行,关系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开展与完善。《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指出,“社会责任”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政府、股东、商业伙伴、员工、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以及为促进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开展所应当承担的经济、法律、道德与慈善责任。
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枢纽,商业银行具有特殊的组织发动才能,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具有以下两项特点:一是有义务对贷款企业履责情况进展监视。给缺乏社会责任的企业提供贷款,是对其不良行为的支持。商业银行需将社会责任的理念传递给贷款或相关企业,例如把环保、节能和社会责任等纳入贷款的准入条件。二是履行社会责任更直接。商业银行开展的中小企业贷款等业务具备正的社会外部性,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的同时,也就是在履行社会责任。
二、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缺失原因
(一)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利益已然是企业经营的首要目的。从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来看,社会责任并未被引起战略重视,社会责任意识较为淡薄。目前,许多商业银行重点支持回报率高的行业,对公益性事业顾及相对较弱,这根源于其对履行责任的重要性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仍需加强。
(二)承担形式单一。从商业银行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来看,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的形式集中在捐款、助学贷款等,少数银行会赞助文化教育事业。同时,由于在金融产品的创新开发上存在缺乏,使现有产品使用率不高,所以银行又很难通过产品开发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进而承担起社会责任。
(三)监管机制尚未健全。部分商业银行难以协调社会责任与自身利益,违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谋取高收益,选择支持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盲目提供贷款,最终导致部分产业出现开展明显过热的场面。同时,由于有些银行无视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产业的支持,造成国家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冷热不匀的困境。然而,由于行业内缺乏监管,以上行为便可以肆意妄为。
三、提升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才能的途径
上文所述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承担形式单一以及监管机制尚未健全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才能缺失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以下三项针对性途径,为我国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社会责任承担才能提供借鉴。
(一)加强文化建立中的社会责任意识。把社会责任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文化建立的一个重要内容,将责任文化贯穿于文化建立的始终。建立表达社会责任内涵的文化价值观,在员工教育方面,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带头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例如抗震救灾、扶贫帮困等。同时,可以通过开展金融知识讲解活动,提供一些的金融产品来开展社会公益性活动,以此来关心弱势群体,让广阔社会公众分享银行业开展带来的硕果。
(二)拓宽履责形式。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是为了增加普通的社会利益,这里最大的社会利益可理解为可持续开展。作为国家战略的可持续开展是商业银行实现自身可持续开展的根本条件。因此,可以从可持续开展的角度拓宽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形式。一是为“三农”政策的施行提供资金支持。资金问题是“三农”政策落实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银行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枢纽,具有强大的资源配置功能。放低对“三农”相关行业的贷款支持门槛,必然可以极大地促进“三农”政策的落实;二是为低碳经济的开展提供资金支持。低碳经济是为到达社会开展与生态保护和谐的一种经济开展形式。为低碳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即是为环境保护事业提供支持,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开展。
(三)健全监管机制。首先,可通过完善政策法规来为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根据和保障。例如,可以在相关法律中明确银行社会责任的要求,细化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使商业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更明确行为方式;其次,行业协会可建立适用于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定期举行行业内大检查,对商业银行进展量化考核,同时建立奖惩机制,进展必要的鼓励与引导,促使商业银行自觉、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1]况昕.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J].财经科学,xx.11.
[2]陈向阳,林良旭.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现状与途径选择[J].广州大学学报,xx.1.
论文题目:团购网站运营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团购成为电子商务行业的一个热点,呈现出早期野蛮生长,之后倒闭大潮,而今又回暖,使得团购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行业。本文分析团购网站的现今开展情况,主要从运营管理角度对于团购网站的今后开展提供了相关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团购网站;运营管理;商务形式
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爆炸时代,互联网飞速开展,已经进入千千万万人的生活,据思科在xx年9月份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三分之一的网民表示,互联网对于他们而言就如同水、食物、空气和住所一样重要。xx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NIC)在北京了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开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xx年12月底,网民数量到达5.64亿,互联网的普及率提升至42.1%。伴随互联网的开展,网络购物也不断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正成为百姓购物的新方式且开展迅速。团购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电子商务形式,以产品价廉、本地化等明显特点,在出现后很快便获得了商家与消费者的青睐,团购必将在电子商务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1、团购网站的开展现状
xx年1月国内首家团购网站——满座网上线,美团网、拉手网等紧接而上,一夜激增,曾呈现千团大战的场面,同时也催生了360团购导航、百度团购导航和团800等一批团购导航网站,中国团购网络市场异常火爆。之后由于野蛮扩张,轰炸式推广以及效劳质量等不科学的运营管理方式导致声誉下降,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一时之间众多团购网站为难关门,宣布失败。这也导致了外界一致唱衰团购这一电子商务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寂静,团购行业已没有了当时的火爆,引人注目,如今呈现了新的开展状况。
xx年3月份团购市场迅速反弹,团购行业迅速回暖。
xx年3月份全国团购交易额再创新高,到达了44.72亿元,相比xx年3月份26.17亿元的交易额,同比增长70.88%。
据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团购市场开团商品到达196.7万期,商品成交量4.99亿元,平均团购折扣4.1折。团购市场全面回暖、迅速反弹,3月份的团购交易额一举超越了去年最高交易额——12月的44.48亿元。
北京作为超级大都市xx年3月份的城市效劳团购交易额仍然位居各城市之首,3月份城市效劳团购交易额为16179.28万元,环比增长52.31%。3月份城市效劳团购交易打破亿元的还有上海,交易额为13971.01万元。位列3月份城市效劳团购交易额前十位的城市还有深圳、广州、西安、成都、武汉、沈阳、大连、杭州。
根据ALEX综合排名(三个月平均)的结果来看,群众点评高举榜首,排名为第435名,美团网以第842名位列其次,此外,拉手网(1624名)、糯米网(1785名)、窝窝团(3135名)、高朋网(8440名)紧随其后,第七到第十的Llke团、满座网、嘀嗒团、聚齐网排名那么在1万名以后。
xx年3月份,全国独立团购网站交易额前十名依次是:美团、高朋网、拉手网、糯米网、窝窝团、群众点评、满座网、嘀嗒团、聚齐网、Like团;其中,月团购交易金额超过亿元的网站有美团网(6.48亿元)、高朋网(2.22亿元)、拉手网(2.07亿元)、糯米网(2.04亿元)、窝窝团(1.75亿元)、群众点评(1.67亿元)等6家,美团毫无疑问地继续稳坐行业龙头地位。
此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NIC)于xx年1月15日了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开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到xx年12月为止,全国团购网站的用户数量已经到达8327万,使用率已经提升到14.8%,相比xx年底上升3.3%。团购网站用户全年增长28.8%,继续保持着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团购的市场将会继续扩大,在电子商务业仍会占有一席之位,与此期间,团购行业已经进入洗牌阶段。
xx年对于整个团购行业来说,是转型的关键年,市场的增长从野蛮扩张转向固守状态,主要团购网站的开展也是稳中求进。关门的网站将团购行业形式速成的狂热熄灭,但团购效劳作为一种消费形式在用户端已经扎根,并在电子商务、旅行预订市场结出了硕果。挪动互联网的快速开展,手机团购必将是将来团购行业增长的重要领域,xx年手机团购用户飞速增长,增长率高达88.8%,用户规模到达1947万。
2、团购网站运营形式分析
2.1 团购网站的营销推广策略
(1)线下营销团队的推广每个团购网站都有专门的先下推广团队,线下团队主要是负责联络潜在合作商家,邀请商家入驻团购网站,达成合作关系。经济比较兴旺的城市,对于每个商业圈,团购网站一般都设有专门的负责团队进展线下的推广和合作商关系的维护。通过线下团队,团购网站在本地商家的形象不断提升。线下营销在团购网站的运营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早期推广重要手段。
(2)通过互联网应用或者传统营销渠道进展推广线上推广,比方明星代言,国内典型的案例就是拉手网请著名演员葛优代言,并在城市公交、地铁、电梯等主要户外广告进展轰炸式宣传,在消费者心目中迅速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其次是通过新闻媒体的采访和报道。再者是借助网络视频网站、网络SNS社区、QQ群、微博等互联网渠道,极大程度上吸引潜在消费者注意力。
2.2 盈利形式
(1)商品销售佣金团购商品的销售提成或佣金是团购网站主要的收入。
根据商家资质的差异,团购网站收取相对应比例的佣金,对于名声与效劳比较好的卖家,可以帮助提升网站影响力和形象,对消费者也更具有影响力、号召力,这类比较大的卖家保证了用户对团购网站的粘度,保证了团购网站的流量,这类商家的佣金通常比较低,有的甚至分文不收,但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知名度较低的商家,团购网站制定的佣金比例那么比较高,一般在15%-50%之间。
(2)用户账户中未消费的资金
用户没有消费,积累下来的资金目前已经成为了团购网站收入的一部分,因为大多数的团购活动有明确的时间限制,过期那么无法参加,有的团购活动在接待数量上也做了一些限制,导致消费者消费起来存在一定困难,且由于这些资金数量一般比较少,大多数用户不是很重视,就算损失也不会有多少,综合各方面因素,始终存在一定数量的用户没有消费掉这些,过期后消费的钱那么变成沉淀资金,成为了团购网站收入的一部分。美团网CEO王兴透露,美团网10年末消费资金占全年营业总额的5%,绝大多数网站都存在这类情况,只是不同网站金额比例不同,这已经是团购网站的一部分收入。
3、团购网站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3.1 同质化竞争程度严重团购网站由于先天的门槛低、本钱低的特点,同质化程度高,对于提供的产品、效劳极少显示出差异化,加之存在一些商家同时在与几个团购网站合作情况,导致团购网站信息一样。团购网站在操作流程上也是大同小异,整个团购行业同质化程度过高,如何提供差异化效劳是进步优势的一个重要打破口。
3.2 商家管理问题
由于团购网站在上线前期为了抢占市场,大部分团购网站都竭力向线下商家宣传,同时对于商家的审核程度较低,导致了消费者在参团过程中存在商品质量、效劳质量等方面的风险。
3.3 商品质量问题
用户对参团购置的商品不满意,主要原因有:商家宣传过头,致使消费者心理期望与实际产品的质量存在落差,有的产品本身就质量差或者有些不是正品;效劳质量不好,团购商品并非一些非详细实物,如酒店、按摩等效劳,商家提供的效劳本身无法固定在一个程度。
3.4 诚信危机问题
有业内人士透露:几乎80%的团购网站数据存在造假行为。主要表如今三方面:(1)虚报团购人数部分团购网站为了吸引眼球,虚假显示团购的参团人数以及销售量,影响消费者理性选择,诱导消费者参加团购活动。
(2)信息虚假问题
虚假信息问题出现得较多,如xx年8月16日—17日,聚划算举办液晶电视团购活动,TCL32寸的LCD液晶电视只需六折,事实上聚划算对于产品的价格标示上明晰性存在问题,误导消费者,没有将LCD标识放在突出位置,部致使存在消费者错以为是LED。
(3)效劳水准问题
团购网站给入驻的商家带来大量的潜在客户,大大超过了线下实体店的实际效劳量,导致效劳质量打折,消费者不满意,存在商家对低价格提供低质量的效劳,从而导致用户体验值降低。
3.5 付款存在风险
大多数团购网站在支付方式上选择让消费者直接付款到商家账户,这种直接支付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消费者支付之后,团购网站无法提供收货保证。在团购网站出现的早期,出现了部分站点诱导消费者参团,在用户支付后,就无法联络了,有的那么改头换面继续行骗。
4、团购网站运营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前文已经分析了团购网站在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对团购网站的开展有非常不利的影响,都会影响到团购网站的形象。只有采取一定的方法躲避、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团购网站回到正轨,才能使团购行业不断开展下去。
针对同质化竞争,团购网站应找寻新的渠道。据艾瑞相关报告显示:“千团大战”之后,针对同质化竞争的成功者不到1%,这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团购网站可通过接入优质商家,提供有保证的商品和效劳;此外,对网站的购置流程,付款环节等操作进展优化,进步网站的用户体验。
对于商家认证缺失或者操作不到位,团购网站应该加大对入驻商家的信息审核力度,加强对商家的行为管理,防止商家有进犯消费者的不正当行为继续发生。
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团购行业的监管,以保证团购网站提供的效劳质量,降低消费者权益受侵的概率。
团购网站应提供商品和卖家评价功能。将商家和产品分出优劣,为以后的管理和消费者的消费提供实际的参考。
采用平安的支付方式。可采取第三方代收代付资金方式。
如支付宝,消费者收到商品或者到实体店消费后再确认付款,这是比较平安的支付方式。
参考文献
[1]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开展状况统计报告. 北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NIC).xx年1月15日[2] 谭汝聪.我国网络团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分析[N].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xx-9.
[3] xx年3月团购行业开展统计分析报告.北京: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CECRC).xx年5月19日[4] 彭十一. 我国网络团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价格理论与,xx,(6):87-88.
[5] 曹丽,尤颖.基于Groupon的中国网络团购运营形式及开展对策研究[J]. 江苏商论,xx,(9):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