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卷】江苏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金太阳10月百校联考(25-71C)(10.8-10.9),高中\高三\江苏省\2024-2025学年上\百校联考\地理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知识点】时区的划分、计算、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1.根据材料可知,巴黎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19:30奥运会开幕,此时为夏 季,巴黎采用夏令时,时间比东一区区时快一小时,因此巴黎奥运会开幕时,东一 8 区区时是7月26日18:30,美国旧金山(120W)在西八区,两地区时相差九小 时,根据区时计算方法“东加西减”,美国旧金山(120W)居民收看直播的时间为 当地的区时7月26日18:309小时=7月26日9:30,B正确,ACD错误。 2.根据材料,该届奥运会举办期间从7月26日至8月11日,在这期间,太阳直射 点位于北半球且不断南移,北京(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日出时间逐日推迟,巴 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北京和巴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日影变 长,ABC错误:直射点南移,两地昼长渐短夜渐长,至秋分日昼夜平分,故北京与 巴黎的昼夜差值变小,D正确。 3.根据材料,开幕日7月26日约为夏至日后一个月,奥运会结束三个月后为11月, 约为冬至日前一个月,这两日太阳直射的纬度相差不大、半球不同,故两日的昼夜 状况接近相反。读开幕时地球光照图,对比选项,B图与开幕日光照情况最接近相 反,符合题意,B正确:A图晨昏线大致经线重重合,约为两分日附近,A错误:C 图北极格陵兰岛大部分地区出现极夜现象,约为冬至日附近,C错误:D图南极地 区出现极夜,此时直射点在北半球,D错误。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半球各地昼短 夜长。当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昼最短, 夜最长。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当太阳直射南 回归线时,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当太阳直射赤道时, 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4.B5.C6.A 【难度】0.4 【知识点】热力环流的应用 4。午后气温较高,海陆温差较大,陆地升温较快为热源,海洋为冷暖,海风显著。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正午左右该地近地面盛行东风,所以海洋位于东侧,陆地位于 西侧,B正确,ACD错误。 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0:00一10:30、10:30一11:00、12:00一12:30不同高度风向差 异较小,陆风转海风差异较小,ABD错误;11:00一11:30时10m一100m间不同高 度不同高度风向差异较大,陆风转海风差异较大,C正确。 6.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越靠近地面的大气受地面影响更显著,导致 不同高度陆风转海风出现时间差异,A正确:植被差异对陆风转海风影响较小,B 错误:下垫面性质是陆风转海风的原因,不是导致不同高度出现时间差异的原因,C 错误:气压差异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表现,不是不同高度出现时间差异的原因,D 错误。 海陆风是出现于近海和海岸地区的,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风。海陆风在近地面有两 个局地环流组分,即日间由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和夜间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 7.D 8.B9.B 【难度】0.65 【知识点】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地壳运动、岩层新老关系的判 读 7.由图可知,老的地层出露地表,有地壳抬升作用,A错误,有断层出现,有地壳 的沉降,B错误:水平岩层发生倾斜,有水平挤压,C错误:图例中无变质岩,没 发生变质作用,D正确。 8.据图判断,缺失的岩层为C,和C2.为石炭统地层,说明该作用发生在石炭统地 层之后,ACD错误,该地缺失地层及可能原因正确的是早三叠地壳挤压,后经外力 侵蚀消失,B正确。 9。由图可知,图例中的沉积岩为页岩、泥岩、灰岩有陆相沉积岩也有海相沉积岩, D错误:图示地区的角度不整合可能是山脉隆起抬升未形成沉积环境所造成的,B 正确,A错误: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是先沉积再抬升,后侵蚀再沉积造成的,C错 误。 不整合面可能是未发生沉积作用或者发生沉积作用后经外力侵蚀导致地层缺失。 10.D 11.B 12.A 【难度】0.65 【知识点】地方性分异规律、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影响植被的因素 10.图中甲处于海南岛西南部山麓地带,处于热带,该地属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地带, 降水少,水分条件较差,故甲地植被类型为稀树草原,体现了非地带性规律,D正 确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或纬度地带性规律:自然环境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或经度地带性规律、干湿度地带性规律:自然环境大致南北 延伸东西更替: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高山地区由山麓向山地自然环境随着高度 发生变化,ABC错误。 11.与落叶季雨林带相比,山地雨林带的海拔更高,气温更低,蒸发更弱,因此冬 季湿度更大,水分条件优于落叶季雨林带,B正确:该地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夏季降水少,不可能全年高温多雨,故AD错:落叶季雨林带冬季落叶,光照条件 优于山地雨林带,C错。 12.读图可知,尖峰岭地区的雨林植被分布范围最广,从海拔100米左右的半落叶 季雨林一直到海拔1200米的山地雨林,A正确。山地雨林叶片大、叶面宽阔,B错 误。尖峰岭地区灌丛稀树草原海拔低,垂直结构不明显,结构单一,C错误。该地 区位于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而且该山海拔才1000多米,山顶苔藓矮林处的气 候不会寒冷干早,D错误。 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为地带性分异规律及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其中,地带性 规律表现为:(1)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或纬度地带性规律:自然环境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2)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或经度地带性规律、干湿度地带性规律: 自然环境大致南北延伸东西更替:(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高山地区由山麓向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