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三、2025年地理试卷、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教育小助手通过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地理试卷-河南省郑州市2025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家长想要孩子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1)(4分)2000-2015年浓度整体升高:(2分)2015-2022年浓度急速降低。(2分) (2)(6分)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重化工业发达,污染物排放多:(2分)植被覆盖率较低, 对P2.5的吸附和过滤作用较弱:(2分)盆地地形,空气流动性差,污染物不易扩散(或 干早少雨的气侯,不利于污染物的沉降)〔2分) (3)(4分)降低冰雪面反射率,加快冰雪消融速度,短时间增加融水量:(2分)有毒有害 物质进入河流等水体,影响水质安全。(2分) (4)(4分)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2分)调整工业 结构。降低高能耗工业比重:(2分》实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2分)加大科技投入,提 高资源利用:(2分》加大政策、资金支持,治理、改普城乡环境。(2分) (任答2条得4分) 18.(16分) (1)(6分)减轻土壤侵蚀,减少库区淤积:(2分)增强下渗,调节径流,稳定库区水量: (2分)净化水体,改普水质:(2分)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2分) (任答3点得6分) (2)(6分)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2分》避免同质化竞争,提高资源 利用效幸:(2分)促进经济多元化,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收入:(2分)保护生态环境 与文化传承:(2分)将乡村特色与城市消费需求对接,推动城乡脚合发展。(2分)(任答3 点得6分) (3)(4分)县城带动区:位于县城周边,受县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基础设施完善, 人口较多。〔2分)适宜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业科技、现代服务业、绿色制造业〔高 新技术产业)。(任答1点得2分) 环库发展区:位于丹江口水库沿岸,生态保护要求高。(2分》生态保护区、环湖生态旅游 业.(任答1点得2分) 19.(18分) (1)(6分)夏季。(2分)夏季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在山地上部形成较大冰川补给: (2分)夏季气温高,太阳辐射强,促进冰川消融。(2分) (2)(4分)冰川运动携带大量沙石在两侧和末端形成垄状堆积体:(2分)气候变化导致冰 川后退,冰硫物在不同位置堆积,形成多条冰碛垄。(2分) (3)(4分)与三条侧碛望上最老活树年代相近的最老活树均分布在TM1上,(2分)说明每 条侧碛垄形成时,终碛物均在同一条终硕垄TM1上叠加。(2分) (4)(4分)18世纪以来该地发现三条侧磺垄的形成,说明冰川至少经历进退了三次,对应 形成的终破垄在T1处产生叠加:(2分)而终碛垄T2形成年代晚于其它冰磺垄,故其形 成形成时期是最晚的一次冰川进退,〔2分)18世纪以来该地至少经历了四次进退。3.教堂和广场位于小镇中心可以 A.加强居民管理 B.方便居民社会活动 C.缓解热岛效应 D.扩大生产活动空间 4,小镇环形放射状道路的主要作用是 A.缓解中心交通压力 B.实现明确功能分区 C.便于商业集中分布 D.扩大小镇发展空间 5.E镇坚持保留其“小而精致”的特点主要是为了 A.防止中心空洞化 B.提升城镇等级 C.保护历史风貌 D.降低建设成本 2024年12月11日,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融通珠江口东西两岸、连接 粤东粤西,与港珠澳大桥联动形成“香港一澳门一珠海一江门一粤西”大通道, 带动江门融入大湾区发展体系。其主体工程黄茅海大桥全长2200米,跨径2X 720米,是目前建成的世界上跨径最大的三塔公路斜拉桥。下图为黄茅海大桥 景观及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中 新台表速 西那沿有高置 高栏港 6.黄茅海大桥采用超大跨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风浪对桥墩冲击 ②降低建设难度 ③保障航运通行需求 ④避免破坏景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黄茅海跨海通道对江门市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A.产品外运成本下降 B.提升江门城市等级 C.原料进口途径增多 D.承接粤东技术辐射 8.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后,江门市在大湾区产业分工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最 有可能是 A,研发中心 B.制造基地 C.展销窗可 D.金融枢纽 低层低密度低层高密度高层低密度高层高密度 9。与高密度建筑形态相比,低密度建筑形态地表平均温度特征的主要成因有 ①硬化地面多 ②绿地水体多 ③空气流通性好④地面反射率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仅考虑建筑形态的影响,为缓解天津市热岛效应,未来城市规划应优先 选择 A.低层低密度B.低层高密度C.高层低密度D.高层高密度 河南省科技馆通过生态型循环水系统,能够净化雨水,实现“逢雨不内涝, 遇早不缺水”。某地理兴趣小组在河南省科技馆国区内发现多处下凹式绿地, 该小组查阅资料制作了下凹式绿地模型(左图)和裸地模型(右图),分别将等量 的水倾倒至两个模型上,观察实验现象以探究其作用。据此完成11~13题。 人工草皮 11.在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相较于裸地模型,下凹式绿地模型表面积水 A.更快出现 B.更加浑浊 C.水量更少 D.消退更慢 12.若要在模拟实验中体现“遇早不缺水”的特点,应在模型中增加 A,顶部溢流口 B.上部排水口 C.中部注水口 D.底部出水口 13.小组内同学对实验提出了改进建议,其中较为合理的是 ①倒水速度应一致 ②鹅卵石粒径大小应均一 ③使用掺杂泥沙的水 ④制作更大模型进行实验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