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三、2025年地理试卷、河南省(驻马店、漯河、南阳、信阳、三门峡)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教育小助手通过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地理试卷-河南省(驻马店、漯河、南阳、信阳、三门峡)五市2025年高三第一次联考,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家长想要孩子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解析】1,“三洞法”施工时,中导洞先行,可作为施工辅助洞,通过横洞开辟 主洞作业面,辅助主洞施工,加快主洞施工进度,①正确:增加中导洞先行施工, 会增加工序与难度,②错误:中导洞先行,为主洞施工提供地质预报,③正确: 通风主要通过竖并来实现,并非中导洞先行的主要目的,④错误。故选B。 2.交通运输需求是天山胜利隧道建设的原因,但需求本身并不能直接促使隧道顺 利贯通,A错误:平衡地区发展是隧道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与隧道顺利贯通没 有直接关联,B错误:适应国防需要是隧道建设可能带来的一种作用,不是在隧 道建设过程中直接使其能顺利贯通的因素,C错误:天山隧道建设需克服高寒高 海拔和复杂地质条件,科技水平的提高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有力支持,D正确。 故选D。 3.乌尉高速位于新疆内部,并不位于边境地区,A错误:乌尉高速建设中,可能 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B错误:乌尉高速建成后,交通便利性提升, 能加强区域之间资金和人才的流动,促进经济发展,C正确:新疆生态环境脆弱, 对于森林资源应注重保护而非开发,D错误。故选C。 【答案】4.B 5.C 6.A 【解析】4.由图可知,南襄两市地理位置相邻,①正确:南襄一体化重点推进交 通、产业、生态等方面的协同发展,与文化习俗关系不大,且两地语言饮食习惯 不同,文化习俗差异大,②错误:由材料可知,南阳和襄阳产业互补性强,③正 确:两地行政归属、资源、人口等方面差异大,辐射范围不同,④错误。故选B。 5.由材料可知,两地产业基础并不薄弱,且具有互补性,A错误:南阳和襄阳位 于同一盆地,地形相对平坦,交通运输建设障碍相对较少,不是一体化发展的主 要障碍,B错误:南阳和襄阳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管辖,在政策制定、资源分配、 项目审批等方面可能存在不一致性,导致区域间协调难度增大,是南襄经济一体 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C正确:贸易壁垒主要指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时 各种限制措施,D错误。故选C。 6.南襄一体化通过资源共享、产业协同等方式,带动周边地区经济提升,从而缩 小区域内部发展差异,A正确:南襄一体化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目的不是促进人 口向核心城市集聚,而是让区域内各城市都能得到发展,B错误:南襄一体化的 发展并不能直接提升城市的行政等级,C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对“汉江中游城市 群”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在城市群层面,城乡一体化主要侧重于城市和乡村之 间的关系,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A。 【答案】7.D 8.A 【解析】7.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更高的利润,主要从降低成本和扩大市场的角 度考虑。该企业选择在匈牙利建设生产基地能起到促进产业协调、加强技术合作, 但不是目的,所以,A、C错误:匈牙利经济发达,生产成本高,B错误:根据匈 牙利的地理位置,以及是欧洲汽车工业中心,该企业看中的主要是欧洲市场,D 正确。故选D. 8.锂矿作为重要的矿产资源,该企业在匈牙利投资开发锂矿,对于国家来说主要 是拓展了矿产资源的来源,有利于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故选A。 【答案】9.A 10.C 【解析】9.北京时间2025年2月26日12:16,当地地方时为2月26日12:00, 正午太阳方位位于正南,影子应朝向正北,则拍摄时镜头朝向西南方向。故选A。 10.2月26日当地日出东南(偏向正东方),正午正南,日落西南,早上应走道 路丙,中午应走道路乙,傍晚应走道路乙。故选C。 【答案】11.D 12.A 13.B 【解析】11.形成大规模跌水主要是地势的起伏坡度在不同空间存在差异,而且 青藏高原地区是地壳抬升形成的,地壳抬升幅度在空间上的差异会导致坡度差异, 从而产生跌水,D正确。故选D。 12.河道宽窄跟流水的侵蚀作用有关,侧蚀会使得河道展宽,侵蚀作用取决于地 势起伏状况,地势起伏大的地方下蚀作用强,侧蚀作用弱,地势起伏状况相同时, 侧蚀作用会受到流量、岩性、含沙量影响,但根据图示信息,主要是地势落差存 在差异,A正确。故选A。 13.乙地河流河道窄,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适宜发电,不适宜航运:位于 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农业落后,因此不适宜发展农业灌溉:景观独特,适宜发 展旅游。故选B。 【答案】14.B 15.D 16.C 【解析】14.土壤0-10cm和10-20cm都属于浅层土壤,温度和湿度几乎没有差异, 但是10-20cm在下,受重力作用压实,土壤更加紧实,透气性差,微生物活性较 弱,不利干有机碳的形成,B正确:表层更加琉松,透水性强,保水性差,D错 误。故选B. 15.放牧会破坏地表植被,降低地表植被覆盖率,易受流水和风力的侵蚀,土壤 有机碳流失,围封后土壤侵蚀减轻,植被恢复后,土壤有机质分解不会减少,A 错误;土壤微生物数量跟温度关系更大,B错误:植被恢复 土壤水分蒸发也不 会减少,C错误:植被恢复,有机碳来源增多,同时土壤侵蚀减轻,使得土壤有 机碳含量较之前增多,D正确。故选D。 16.根据材料,轻度放牧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围封禁牧土壤轻度放牧能够刺激 牧草生长,加速牧草更新,促进植物体更新,增加牧草的新陈代谢和根系分泌物, 从而为土壤提供更多的有机物质。同时,轻度放牧下动物的粪便也能适当为土壤 补充有机碳,增加有机碳含量。而围封禁牧虽然减少了人为干扰,但长期围封可 能导致植被生长相对缓慢,有机物质输入相对较少,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18分) (1)地势高,气温低,适于夏季冷凉蔬菜发展:海拔差异大,利于充分利用光 热、土地等资源,培有不同冷凉蔬菜品种,使上市冷凉蔬菜品种更丰富:利于错 开冷凉蔬莱成熟期,延长市场供应时间。(每点2分,共6分)》 (2)冷凉蔬菜品种丰富、品质优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保鲜、冷藏技术的 发展,利于蔬菜储存和远距离运输:冷凉蔬菜在东部地区错季上市:东部地区经 济发达,人口众多,蔬菜需求量大:“中国凉都”的品牌效应,市场知名度高。 (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3)利用当地凉爽的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将旅游产业与康养产业深度结合: 加强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产业的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生态农业与乡村旅 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加大对产业融合的政策支持和 资金投入,鼓励创新发展: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产业融 合提供人才保障。(任答3点得6分,其他答案合理的可酌情给分) 18.(18分) (1)相同点:充足的水汽:存在暖层(逆温):近地面温度低于0℃。(每点2 分,任答2点得4分) 不同点:霰的暖层较薄,冻雨暖层较厚。(2分) (2)前期气温高,空气中水汽含量丰富:北方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来的暖湿气 流刷烈交汇形成冷锋,暖空气沿锋面爬升,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形成降雪:暖湿气 流势力较强,冷空气快速南下时,暖湿气流被迫抬升,形成降雪同时释放出热量, 进而形成强对流并伴有闪电、打雷。(每点2分,共6分) (3)积雪覆盖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保证小麦安全越冬:积雪融化能增加土壤 含水量,缓解早情:低温冻死虫卵,可以减少病虫害,从而保障小麦稳产、增产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