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地理试卷-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期初质量调研

更新时间:2025-02-26 11:35:26

试卷分类:高三地理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江苏省(常州第一中学、常州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质量调研,高中\高三\江苏省\2024-2025学年下\江苏省常州市\地理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地理试卷-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期初质量调研(图1)

地理试卷-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期初质量调研(图2)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阶段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趣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C
B
A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A
B
A
C
B
A
0
题号
21
22
23
答案
B
C
D
二、综合题
24.(1)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必须写到“温带”)(2分)。
原因:①山脊南侧是阳坡,光照足,气温高,蒸发量大,导致土壤水分条件差,因此形成草
地:或答:②在北坡,由于是阴坡,光照少,气温低,蒸发量小,土壤水分条件好,形成森
林。(南坡北坡答一个即可,不重复给分。必答“蒸发量”和“水分条件”)
(2)①地表水下渗增加:②地下径流增加:
③调节河流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地表径流平稳):
④植物蒸发/蒸腾加剧,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一点2分)
(3)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岩石温差风化作用强:
岩石存在裂隙,水分冻融风化强,岩石破裂:
山脊平缓,岩屑(风化物)在原地残留,形成石海。(一点2分)
25.(1)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温暖湿润):
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地带,降水较少,光照充足:
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柑橘树越冬条件好(冬季气温高):(一点2分)
(2)减轻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回肥):减少蒸发,调节水分(保墒):(一点2分)
(3)柑橘品种不同(种植区海拔差异大),成熟期不同:
种植技术先进,可分批上市:
冷藏保鲜技术发达,保鲜时间长。(一点2分)
26.(1)技术:数据远距离传输成本低、传输速度快(或延迟小);数据远距离传输技术突
破:
设施: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
温度、盐度、密度、速度、颜色、叶绿素等海水性质要素明显不同的两类水体交汇
易形成海洋锋。位于大西洋和北冰洋交界处的北歇海存在海洋锋现象。下图为北歌海的海
75N
水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9一10题。
+甲类海水
9.与甲类海水相比,乙类海水?
,乙类裤水
A,盐度更低
B.密度更小
C.水温更高
D,叶绿素更多
10.海洋锋对周边渔业生产的影响包括
①浮游生物量增加,渔业资源丰富
65W
②海水结冰期廷长,缩短捕捞时间
③海雾发生率升高,
影响捕鱼作业
④降低水体流动性,影响鱼类品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W
退化天坑指失去地下河行迹或周壁的完整性遭受严重破坏的天坑,其四周的崖壁渐
渐被堆积体掩埋,生长的树木掩映块石堆积体后形成天坑植物群落的一种喀斯特天坑类型。
大竹菁退化天坑位于我国云南省东部。下图为“大竹菁退化天坑剖面示意图”。据此据此
完成11~12题。
西
重直坑壁
侧石坡
倒石坡
1山。图中,植被茂密的倒石坡位于天坑
A.东、西
B.西、南
C,东、南
D.南、北
12.退化天坑形成植物群落,主要受益于
A.充足的水热条件
B.
肥沃的土壤
C.较小的人类干扰
D,平坦的地形
人口空间极化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一般用人口空间极化度表示,数值越大,
表示人口空间集聚越强。下围为长三角地区人口空间极化演变格局示意图。诀围,据此完
成13~14题.
40
40
40
30
10
10
30
-l0
-4D
-10
-10
-20
-20
(2000年
02009年
(e2019年
13.长三角地区
A.发展中心呈现单一化趋势
B。人口流动的活跃度降低
C.合肥人口空间极化度提升
D.人口合理容量显著增大
14.人口空间极化
i
A.促进产业空间集聚
B.带动区域均衡发展
C.加快自然资源开发
D.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受经济、交通等国素影响,英国伦教都市图的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经历了明显的阶段
性变化。围1、图2分别示意伦教都市图城镇化进程中成熟期工业城市居住模式和“二战”
后低密度弥漫型居住模式。据此据此完成15~17题。
“中心城市”
(普通市民居住区)
“中心城市
(贫民区)
“内层郊区
电本交通主干线
(蓝领中产阶级居住区)
“中层郊区”
富人居住区
(白领中产阶级居佳区)
“外层郊区”与“城多结合部
(社会上层阶级居住区)
图1
图2
15.成熟期工业城市居住模式对应的伦敦城镇化发展特征是
A,“中心城市”的居住条件优越
B.城市空间沿交通干线向外扩展
C.居住区主要分布在都市圈远郊
D.城镇化水平以及速度持续提升
,16.“二战”后伦敦低密度弥漫型居住模式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家庭汽车的普及
B.城市人口的激增
C.城市环境的恶化
D.轨道交通的建设
17.低密度弥漫型居住模式阶段,为促进再度繁荣发展,“中心城市”最适宜采取的措施
是
A,加大交通设施建设
B。提高民居建筑密度
C.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D.提高城市房屋价格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下载插图

高三地理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