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金太阳25-269C 2025届高三12月联考(12.30-12.31),高中\高三\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上\地理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高三地理考试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苏州市七普较六普的人口变化特征,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 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材料可知,相比六普,苏州市七普 时乡村地区一代户占比增长,但不能确定一人户数量的增减: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旧处于负值, 并未转为正增长;七普时,苏州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仍呈加剧趋势,因此不 能论证其人口年龄结构更年轻:其家庭规模明显诚小。故D选项正确。 2.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近年来苏州市农村人口规模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 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城市通常提供更多的 就业机会,吸引农村人口迁移,这是导致苏州市近年来农村人口数量减少的最主要因素。故 B选项正确。 3.C【解析】本题考查为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苏州市首先应采取的措施,同时考查学生获 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吸引人才回流可以 为当地注人新的活力和创新动力,对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②正确:产业结构的优化可 以提升乡村经济的竞争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③正确。故C选项正确。 4,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茶叶面积重心轨迹基本未发生南北向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考 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茶树生长对热量的需求较高,主 要种植在亚热带、热带地区,难以向我国暖温带扩张,这是我国茶叶面积重心轨迹基本未发生 南北向移动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故A选项正确。 5.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茶叶面积重心轨迹移动的主要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 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高,第二、三产业发展吸纳大量 劳动力,茶农城少,茶叶种植规模扩张较慢,导致茶叶面积重心轨迹显著西移。故A选项正确。 6,D【解析】本题考查目前我国亟须提高茶叶单产的省份,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 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对比图中茶叶面积重心轨迹和茶叶单产重心轨迹,发现我 国茶叶面积重心轨迹显著西移,茶叶单产重心轨迹西移不明显,说明西南茶区部分区域单产 偏低。贵州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较薄弱,不利于茶园的精细化管理。故D选项正确。 7.A【解析】本题考查2016年以后,我国供给安全水平最低的能源及其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 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图可以读出,我国 供给安全水平最低的能源是石油,原因是我国石油大部分依靠进口,对外依存度太高。故A 选项正确。 8.C【解析】本题考查2007一2015年,中国煤炭供给安全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的原因,同时考 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2007 2015年,中国煤炭供给安全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很多措 施,不断改善安全技术的装备水平,使煤炭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最终促进了煤炭供给安全水 平的提高。故C选项正确。 9.B【解析】本题考查主传输路径I的驱动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 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图可知,主传输路径I在东北信风的作用下,由 东向西将沙源输送至大西洋。故B选项正确。 10.B【解析】本题考查甲地区降水最多的季节,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 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图可知,甲地区纬度大致在10°N一20°N,为 热带草原气候。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北移,此区域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 流,降水较多。故B选项正确 11.D【解析】本题考查甲地区降水量较多的年份大西洋上空输沙量减少的原因,同时考查学 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甲地区降水量 多的年份可增加地表湿度,提高植被覆盖率,抑制扬沙,大西洋上空输沙量减少。故D选项 正确。 12,D【解析】本题考查土耳其西南部沿海地区岩溶地貌溶蚀最快的季节,同时考查学生获取 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土耳其西南部沿海地区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大,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大,因此土耳其西南部沿海地区冬季降水量大,流水溶蚀强,岩 溶地貌溶蚀最快。故D选项正确。 13.B【解析】本题考查托罗斯岩溶区多形成数百米深的落水洞等垂向发育的岩溶地貌的主要 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闸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托罗斯岩溶区位于 土耳其最南边,受西风带影响较小,年降水量较少:地壳抬升,流水下切作用增强,岩溶作用 易垂向发育:该区域纬度差异小,气温差异小,气温并非主要因素;地震多发,易毁坏岩溶地 貌。故B选项正确。 14.A【解析】本题考查安纳托利亚西北岩溶区岩溶洞穴发育深度浅、层次少的原因,同时考查 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可溶岩层较薄,岩溶地貌垂向发育 空间小,岩溶洞穴发育深度浅、层次少;地势起伏大,多构造抬升,有利于形成多级溶洞:该区 域受西风带影响较大,降水较多,水分条件较好:该地地处板块边界,为山地,应当具备多层 洞穴。故A选项正确。 15.B【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 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材料可知,纽约位于圣弗朗西斯科的东北方,纬 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更小,所以其正午物影长度较圣弗朗西斯科长:冬季纽约昼长更短,日 出时间晚于圣弗朗西斯科:纽约较圣弗朗西斯科纬度高,其地球自转线速度更慢:纽约较圣 弗朗西斯科纬度高,夏季纽约昼长更长,其日出地方时早于圣弗朗西斯科。故B选项正确。 16.D【解析】本题考查与冬夏令时交替制相比,采用永久夏令时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 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闻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仅改变时间显示, 实际日照时长不变,①错误;避免了季节性时间调整带来的计时混乱困扰,②正确:诚少 能源消耗是原有冬夏令时交替制的作用,③错误;在冬季,采用永久夏令时,相比原时间制 会导致和自然日出时间不一致,影响人体生理规律,扰乱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④正确。故 D选项正确。 17.(1)靠近燕山及河湖,自然环境优美:地处冬季风背风坡,且附近水库能够调节区域小气候, 居住环境舒适:农村房屋租金低廉且面积较大,便于艺术家来此居住创作:距北京市区较近, 交通便利:村民进城,闲置房屋较多,能够容纳一定数量艺术家,形成集聚。(答出三点,6 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村落经济结构较单一,村民主要通过租赁房屋获利,增收缓慢且有限;受城市生活文化冲 击,乡村传统风貌保护难度大:外来租客增多,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村内人群构成复杂,管理 难度大等。(答出三点,6分】 (3)充分利用艺术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注重对生态环境和传统乡村风貌的保护:完善基础设 施,增强接待能力:加大资金、政策支持,扩大上下苑村的文化影响力,打造知名文化品牌。 (答出三点,6分) 【解析】本题以北京市上下苑村的发展为命题情境,考查上下苑村从农村转变为艺术家村的 有利条件、上下苑村从艺术家村向艺术村转型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为上下苑村的艺术 村发展之路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 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 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第(1)问,由材料可知上下苑村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特征,从艺术 家村的角度对上下苑村的优势条件进行说明,即优质的生活环境、独特的自然人文风光、广 阔的创作空间、合理的生活成本、便捷的交通等。第(2)问,村落经济结构单一,村民主要通 过租赁房屋获利,增收有限:同时外来人口不断涌人,导致村内人群结构复杂化、传统乡村风 貌改变、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等问题,这些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挑战,阻碍了上下苑村从 艺术家村向艺术村转型。第(3)问,针对上下苑村艺术村时期的特点提出建议即可,该时期 上下苑村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其来发展旅游业,同时也要协调好生态环境、 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注重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接待能力,扩大文化影响力等。 18.(1)荒漠地区的草地整体变化较为稳定,稳定不变的占比远高于其他变化类型:草原荒漠中 保持稳定占比较高,占比37%,同时显著改善占比较高。(4分) (2)荒漠地区降水稀少且不稳定,直接威胁草地生存:土壤通常结构松散、有机质含量低,容 易受到风蚀和水蚀的影响,易造成土地退化:地表植被稀少,生物多样性相对较少;生态系统 脆弱且不平衡,极易受干扰等。(答出三点,6分) (3)草甸草原地处温带半湿润区,对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异常敏感;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和 降水量减少,使得草甸草原的水分供给不足;同时,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也导致土壤干燥, 加剧土壤侵蚀,降低了土壤肥力和持水能力:人类活动频繁,导致地表植被减少。(答出三 点,6分》 【解析】本题以内蒙古荒漠、草原环境为命题情境,考查荒漠和草原荒漠的草地变化趋势、内 蒙古荒漠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具体表现、1990一2015年内蒙古草甸草原严重退化的原因, 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 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第(1) 问,在荒漠地区,81%的地区草地DVI保持稳定,比例远高于其他变化类型。草原荒漠中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